伊朗外交新作風 美伊關係仍難改善
- 時間:2013-09-27 10:28
- 新聞引據:、自由時報、聯合報、新浪網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魯哈尼伸出橄欖枝
魯哈尼上任後,伊朗的外交作風出現轉變,這原本就是西方對魯哈尼上任後就有的期待。儘管這些期待在現實上還有落差,但伊朗問題的解決前景,似乎已較以往明朗。
魯哈尼首先向美國釋出善意,提出一系列的外交建議;接著在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前先釋放政治犯,搏取西方的好感,也獲得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歡迎。此外,魯哈尼也表達了解決伊朗核計畫爭議的誠意,恢復與「五常加一」的會談,更難得的讓伊朗外長查瑞夫(Mohammad Javad Zarif)與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同時出席會談。
◎身段柔軟 在美造成旋風
而魯哈尼24日在聯大首次發言時,整篇演說都沒有出現反以色列的言詞,並且再度向國際社會伸出橄欖枝,表明「伊朗對世界絕對沒有威脅」,核計劃完全屬和平用途。
魯哈尼也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首次用英語向美國觀眾表示,他帶來伊朗人民的和平與友誼;並且宣稱,美伊破冰,正在向前邁進。媒體形容,魯哈尼在美國掀起旋風。
這些都展現了魯哈尼的溫和與開放姿態,升高了解決伊朗核爭議,以及早日解除西方對伊朗制裁的可能性。
◎伊朗基本立場未變
不過,美伊關係中斷長達34年,雙方之間長期相互敵視,要立刻出現明顯的變化,並非易事。雙方除了核爭議之外,還有伊朗資助恐怖主義的陰影,以及對以色列的威脅,都不是短期能夠解除的疑慮。何況魯哈尼還不是最高領導人,行事作風都須受制於最高領導人哈米尼(Ali Khamenei)。
此外,伊朗的立場依然展現了強硬的一面。即使是聯大召開前夕,伊朗在兩伊開戰33週年的閱兵儀式上,就前所未有的展示了30枚彈道飛彈,射程足以擊中以色列本土和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的所有基地。
伊朗最近也宣布,接管俄羅斯為伊朗興建的布什爾核電廠;同時,魯哈尼也信誓旦旦的強調,伊朗擁有發展和平核能,以及在本國提煉濃縮鈾的權利。
甚至在這次聯大演說中,魯哈尼在核問題上釋出善意之餘,仍然強力捍衛伊朗政權的核心原則,譴責西方支配國際事務,以及在中東的「戰略暴力」。
◎美伊關係 難立即改善
至於在美國方面,也有類似的疑慮。美國內部的強硬勢力,以及支持以色列的相關組織,仍認為伊朗是重大威脅,在這些溫和攻勢之外,伊朗本質上並沒有任何改變。
此外,美國司法部日前才以反恐的名義,沒收紐約曼哈頓一棟屬於伊朗政府的36層大樓,並且予以拍賣,這是有史以來,涉及反恐罪名、最大規模的財產查封案。
至於魯哈尼在核爭議上釋出的善意,歐巴馬也回應說,伊朗的核問題能夠解決,才是踏出重要的一步。
魯哈尼和歐巴馬這次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原本有會晤的機會,也在兩位領袖刻意迴避下錯過了。這顯示,美伊關係可能升溫,但速度將會相當緩慢。
誠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蒂爾曼(John Tirman)所形容,美伊政府最近的積極互動,顯示雙方已經開始調情,現在,每個人都等著他們的第一次熱吻,但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