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疫情危害開發中國家 下一步恐導致政治危機

  • 時間:2021-08-03 16:00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Washington Post
  • 撰稿編輯:張子清
疫情危害開發中國家 下一步恐導致政治危機
疫情對開發中國家造成嚴峻影響,除了製造社會動盪、經濟困境與醫療體系瀕臨崩潰之外,恐將對這些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帶來政治危機。(AFP)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各國都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然而分析指出,對於突尼西亞、南非及哥倫比亞等開發中國家,疫情造成更為嚴峻的影響,除了製造社會動盪、經濟困境與醫療體系瀕臨崩潰之外,恐將對這些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帶來政治危機。

疫情衝擊全球 開發中國家受害更劇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流行至今,對全球帶來嚴峻衝擊,各國為了遏止疫情而實施的封鎖措施,造成經濟衰退,使得收入不平等加劇,各國社會動盪及抗議示威頻傳。

根據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7月28日引述「2021年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 2021),指過去10年間,世界各地的暴力、大規模罷工與反政府示威增加244%。

這份由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彙整的指數報告,是依據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和平情況進行排名。

然而根據報告,各國社會動盪的性質自去年以來出現變化,造成各國國內緊張的原因,主要都跟疫情大流行有關。

報告指出:「由於民眾對疫情封鎖持續感到不安以及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導致2020年以來的內部動亂加劇。」

面對疫情衝擊,已開發國家實施龐大財政援助與貨幣刺激措施,維持經濟運作,然而較為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卻缺乏財政火力,難以為其人民提供適當的疫情紓困支持。

開發中國家經濟醫療受創 需國際伸援手

例如包括突尼西亞、南非及哥倫比亞和智利等開發中國家,受到疫情大流行帶來的衝擊,比起已開發國家更為嚴峻,民眾不滿政府的防疫封鎖及經濟不平等加劇,頻頻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對這些國家的政府構成不小壓力。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時事評論員沙洛爾(Ishaan Tharoor)7月30日撰文指出:「在這些開發中國家,COVID-19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傷害很大,感染病例激增使得經濟陷入困境,並造成衛生體系陷入緊張。」

不過,沙洛爾也指出,在較富裕的已開發國家,民眾則是出現一種與開發中國家不同的憤怒抗議,從法國到澳洲,數以萬計反對疫苗接種規範和疫情封鎖的示威民眾,抗議政府侵犯他們的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

再者,許多開發中國家既沒有西方已開發經濟體的社會安全網絡,也沒有健全的公共和私人衛生體系,當COVID-19疫情大流行來襲時,醫院被推到瀕臨崩潰的邊緣,在某些情況下根本無法應付不斷激增的感染病例。

因此,國際組織呼籲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富裕國家,支持開發中國家大幅增加的醫療支出。

全球復甦斷層 疫苗取得不平等

另外,受到疫情衝擊,各國邁向復甦的力道也出現分歧,國際貨幣基金今年7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指全球的復甦斷層擴大,上調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已開發經濟體成長預測,但下修對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的成長預估。

除了疫情對經濟及社會的衝擊之外,疫苗在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分配不均,則是令人感到憤慨。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7月初在記者會上,指全球在疫苗取得出現「令人震驚的不平等」(shocking inequity),並指「疫苗民族主義」(vaccine nationalism)的少數國家佔據大部分疫苗份額,在道德上站不住腳,而到了疫情大流行的這個階段,仍有數百萬衛生醫療工作者仍未接種疫苗,這樣的事實令人憎惡。

經濟社會受衝擊 政治恐陷進一步動盪

另一方面,開發中國家因疫情對經濟與醫療體系的衝擊,隨著疫情持續與加劇,最終可能進一步動搖政治,影響國家安定。

以突尼西亞為例,該國原本已疲弱的經濟受到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危害,在國內爆發數個月的抗議活動之後,總統薩伊德(Kais Saied)7月25日開除總理,使得該國面臨2011年「茉莉花革命」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經濟學家巴雷特(Philip Barrett)分析,「隨著疫情大流行持續,各國風險也跟著升高,包括可能導致政府垮台的重大政治危機在内,並指這類危機通常發生在嚴重疫情大流行爆發後的2年內」。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