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是福還是禍?從阿富汗危機看難民生物識別系統

  • 時間:2021-08-23 10:22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BBC
  • 撰稿編輯:吳寧康
是福還是禍?從阿富汗危機看難民生物識別系統
塔利班戰士在喀布爾巡邏。(AP/達志影像)

阿富汗一夕變天,除了爆發人道危機之外,外界也憂心援助機構和多邊組織過去在這個國家收集的數位足跡,恐將落入閃電奪權的民兵團體塔利班(Taliban)手中,引發針對數據收集的倫理辯論。

生物識別數據

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趁著美軍撤離的空窗期,迅速攻城掠地拿下控制權。當這些叛亂分子在8月15日攻進首都喀布爾時,居民擔心由援助機構和安全部隊所維護的生物識別數據庫,可能會被塔利班用來追蹤和鎖定他們。

隱私專家早就警告,聯合國和發展機構收集生物識別數據,並強制使用數位身份證,將凸顯難民和其他脆弱團體的風險。

非營利的數位權利團體「Access Now」的區域負責人戚瑪(Raman Jit Singh Chima)說,多邊和發展援助機構對於了解當地情況,像是誰能使用這些數據、以及是否會被當作延續不平等與歧視之用,並沒有足夠的重視。

戚瑪表示,阿富汗的例子格外令人震驚,因為這些機構早已清楚這個國家的苦難史,應該要汲取在緬甸和其他地方的經驗,早早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預做準備。

塔利班取得美軍HIIDE

根據調查新聞網站「攔截」(Intercept)報導,塔利班攻入喀布爾後,已繳獲美軍的手持式跨部門身份認證設備(HIIDE),內含大量指紋、虹膜生物特徵數據,而這些生活史資料可能被用來找出曾協助盟軍的阿富汗人、以利塔利班進行報復。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瀏覽過的一份聯合國文件,塔利班正在加緊查緝曾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美軍效力、或提供協助的阿富汗人。部份人士認為,美軍和阿富汗政府收集的大量生物識別數據,可能會給那些面臨報復的人帶來危險。

戚瑪表示,甚至是阿富汗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支持下,自2018年啟用的數位身份證(tazkira),這種取得公共服務、就業和選舉投票不可或缺的證明,都可能導致弱勢族群的身份暴露。

但世銀辯護說,一個大部份人口並未正式存在的國家,是不可能取得發展進步的,因此,為所有人提供合法的身份對發展是至關重要。

難民生物辨識資料庫

聯合國難民署(UNHCR)很早就接受生物識別技術,2002年就率先在巴基斯坦的白夏瓦市(Peshawar),對逃亡當地的阿富汗難民測試虹膜辨識系統。這套通常包括虹膜和指紋在內的系統,也曾被聯合國難民署用來因應敘利亞難民危機。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生物識別登記能夠更準確的計算和識別難民,以確保更有效的登記和援助交付,並有助於防止欺詐罪行。

但批評人士除了對這套系統提出科技上的挑戰─像是錯誤的面部識別匹配之外,並認為生物識別的難民登記,可能被高舉安全理由大旗的當地政府、以及未經授權的使用者所濫用。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研究學者雅各布森(Katja Lindskov Jacobsen)說,敏感的生物難民數據存在著被分享、以及被政府以並非推動人道目標而使用的風險。

她表示,儘管出於良善的意圖,但生物識別技術使用在人道主義的難民管理上,可能為難民帶來各式各樣的風險,因為不需要告知或徵求他們的同意,就能取得這些訊息。

別讓難民二度受傷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6月表示,聯合國難民署在未經洛興雅(Rohingya)難民的同意下,和收容他們的孟加拉分享資料,以核實可能被遣返者的身分,而孟加拉又和他們不惜生命危險逃離的國家─緬甸分享這些資料。

這個人權團體表示,聯合國難民署收集資料的作法,違反了他們自己的政策,並使難民面臨進一步的風險。

除了難民身份之外,隱私專家長期以來也質疑為所謂的反恐計畫,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從索馬利亞到巴勒斯坦的收集生物識別資料作法。

國際隱私權組織(Privacy International)5月表示,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實施生物識別系統,來區分叛亂分子和平民的作法,並未在事前針對人權的影響進行評估,也沒有採取預防被濫用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驚慌失措的阿富汗人民試圖逃離之際,塔利班聲稱不會報復前任政府的官員和士兵、或是承包商和為國際部隊工作的翻譯人員。

不過,戚瑪警告,援助機構和政府當局必須仔細監控這些身份或資料庫系統,隱藏或阻止塔利班立即取得這些訊息,因為這些數據可能引發針對活動人士或前政府高層的血腥報復。

相關留言

塔利班奪回阿富汗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