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021南迴藝術季 14件作品看見不同視野南迴之美

  • 時間:2021-08-24 10:3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2021南迴藝術季  14件作品看見不同視野南迴之美
林子堯「潮・南」(台東縣政府提供)

2018年台東縣政府策劃了「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受到藝術界相當高的肯定,也讓南迴沿途自然風光與部落文化開始被更多人注意,今年台東縣政府再度重啟南迴藝術計畫,並正式定名為「南迴藝術季」,透過14組國內藝術家的作品,邀請民眾重新用不同的視角,感受人文與自然交會所看見的南迴之美。

由台東縣政府策劃「2021南迴藝術季」,以「Sicevudan從這出發」作為藝術季主題, 邀請國內外14組藝術家在沿著台九線南迴公路的太麻里、金峰、大武和達仁四個鄉,設置14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

原住民策展人彼勇・伊斯瑪哈單表示,「Sicevudan」 排灣族語有匯流、源頭之意,過去很多人對於南迴的想像,大多是地理上或族群認同的框架,今年藝術季反而希望創造流動與對話的場域,象徵藝術跨越族群和突破邊境的框限。彼勇・伊斯瑪哈單:『(原音)我們原住民的水源,我們在找水源的時候會到河流最源頭,Sicevudan就是一個源頭, 就是河流的一個源頭,水是從地底冒出來的那個樣子,河流源頭的那個樣貌,我覺得每個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那個地方是來自藝術家自己的那種源頭,所以從14個點,有14點觀點看待南迴這件事情跟南迴的公路。』

例如雙人組藝術家陳淑燕和杜瓦克・都耀就以金屬、竹子與漂流木打造一件「在斜坡上的瞭望」作品,設置在金崙舊部落,眺望金崙溪口和多良部落,該處在地理上是河川與海洋交會之處,人文上也是北邊卑南族、阿美族與南邊排灣族交集之處,藝術家藉此期許部落青年站在時代的當口,立足自己土地、放眼未來。

藝術家陳宣誠作品「存在的相遇」,則是在金峰鄉金針山忘憂谷,以頁岩石材打造排灣族石板屋屋頂意象,並在頁岩隙縫中用木頭與在地植物、苔蘚填補,一旁則利用三千條鋼絲做成一個集霧網,捕捉山嵐霧氣作為澆灌苔蘚、植物的水源,這些植物隨著時間積累,就成為環境中生命樣態的紀錄者。

伊誕・巴瓦瓦隆的作品「呼喚南島的風」,則是利用數個廢棄電線桿木座結合石頭與彈簧,並在頂端處放置鐵絲製成百合花,隨著風吹輕輕搖晃,召喚著旅人來到水源地、永恆之地,讓心靈航向無邊無際。安聖惠的「起點」作品,則是向發動籌建南迴醫院的排灣族醫師徐超斌致敬,大大的愛心裝置象徵希望起點,而放置公路上常見的三角錐,則意喻過程總會遇到困難攔阻。

彼勇・依斯瑪哈單説,這次藝術季的所有作品都開放民眾親近,也希望民眾小心愛護,用心駐足感受每一件作品所傳達與在地部落、自然人文的關係。此外,策展團隊一直到11月的展期之間,也規劃論壇、講座、工作坊及展演等系列教育推廣活動,讓藝術、生活、文化上得以相互交流。


雙人組藝術家陳淑燕、杜瓦克都耀的作品「在斜坡上的瞭望」。(台東縣政府提供)

伊誕・巴瓦瓦隆「呼喚南島的風」。(台東縣政府提供)

安聖惠作品「起點」。台東縣長饒慶鈴(見圖)邀請大家走一趟南迴藝術季,感受南迴之美。(台東縣政府提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