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撤離阿富汗 拜登的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

  • 時間:2021-09-06 09:54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撤離阿富汗 拜登的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
美軍宣布8月30日全數撤離阿富汗。 (圖:美國防部)

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後不久,就向全世界宣告,「美國回來了」。口號雖然喊得響亮,但從拜登理直氣壯的撤離阿富汗,顯示美國已經不願意再擔任世界警察這個角色了。

撤離阿富汗 改造他國時代結束

8月30日,最後一架美軍運輸機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起飛,代表著美國完成了阿富汗的撤軍行動,同時宣告美國在阿富汗20年戰爭的正式結束。隨著美國和盟國撤離,阿富汗陷入混亂,塔利班迅速拿下控制權,大批人民爭相逃離阿富汗,引發人道危機。美國總統拜登面臨責難,而他在8月31日於白宮舉行記者會,強力捍衛撤離阿富汗是正確的決定。

除了阿富汗,拜登也正在進行更廣泛的撤退,也就是停止使用大量軍事資源在全球強加秩序和美國價值觀。

拜登在這場被認為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演說中強調,「這個關於阿富汗的決定,並非只攸關阿富汗…這是為了結束一個以重大軍事行動重塑其他國家的時代」。

拜登說,「人權將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但並非以永無止境的軍事部署來為之…我們的策略必須改變」。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歐洲倡議主任哈達德(Benjamin Haddad)表示,這可以說是「過去數十年來,最雄辯地拒絕國際主義的美國總統」。

美國曾是冷戰的贏家,從伊拉克到非洲,到處進行軍事干預,對於把自己的國家想像成獨一無二、不敗超級大國的許多美國人來說,這種轉變令他們震驚。

美國優先 民意支持撤離

不過,根據民意調查,拜登的策略轉折受到支持。拜登擔任總統被認為就是對前總統川普政府的否定。這的確是事實,在拜登1月20日踏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時,很多事情都改變了,從白宮禮儀到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等。

然而,拜登放棄永無止境的美國軍事冒險,也就是批評者所稱的「世界警察」,卻是延續了川普的作風。

威斯康辛州馬逵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法學院民調中心主任佛蘭克林(Charles Franklin)表示,當拜登宣布「是時候結束這場關於阿富汗的永久戰爭」時,「對川普而言,他或許更容易做到」。

佛蘭克林說,如今,美國民眾並不想在國際上擔任重大角色,肯定不會是美國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所扮演的那種角色。

特別是阿富汗問題,美國人強烈支持撤離。根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和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最新民調,即使撤離後的混亂情況導致拜登遭受批評,但高達77%的美國人仍支持離開阿富汗的決定。

聯盟陷風險 對美國信心動搖

拜登與孤立主義者川普截然不同的地方在於,拜登熱衷於建立聯盟。 拜登理論是這樣的,美國不必是一個大搖大擺的全球警察,但可以是一個友好的群體領袖。

拜登政府上任後迅速採取行動,把美國重新置於大國與伊朗之間核子談判、氣候協議,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傳統盟友的中心。

今年6月,拜登走訪歐洲參加七大工業國(G7)以及北約組織高峰會,這也是他上任至今唯一一次國外訪問行程。他此行的任務就是要把一個外交樂團重新組合在一起。

但部份分析家認為,這些盟國現在可能會對美國產生疑慮。

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反恐專家貝肯(Tricia Bacon)表示,在撤離阿富汗的問題上,由於欠缺協調,美國的盟國感到相當程度的挫折。她說,美國的訊息必須非常一致,才能重拾失去的信任。

拜登主義 世界警察退役

設在華盛頓的智庫阿拉伯中心(Arab Center)研究與分析主任哈布(Imad Harb)指出,感到疑惑的並非只有歐洲夥伴,「一直與美國保持密切關係的阿拉伯政權,也對阿富汗發生的事情感到憂心」。

哈布說,「拜登最終可能為美國在更廣泛中東地區的軍事干預,劃上句點」。

哈布指出,拜登的演說「令人警醒」,它描繪了「拜登主義」(Biden Doctrine)的明顯輪廓,將在中東地區播下「恐懼」的種子。過去20年來,這個地區除了美國的干預外,對其它現實幾乎是一無所知。

拜登不時重申「美國回來了」,但他有自己的附加條件。拜登認為,美國應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應集中更多精力在美國的安全問題上。他把民主國家與諸如中國、俄羅斯等獨裁政體的對抗,置於軍事行動之上,這是他任期內的優先任務。

阿富汗撤軍是美國霸權減弱的另一個跡象,也被一些政治分析家視為是「世界警察的正式退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