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民意温度計 兩岸愈趨離

  • 時間:2021-09-15 18:4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黃金鳳
民意温度計  兩岸愈趨離
中國 台灣 兩岸關係 防空識別區 台海關係 軍機擾台 (路透社/達志影像)

中國近年對台工作趨於片面交流,學者觀察,愈趨封閉思維復以民族主義高漲,引發台灣民眾反感已投射於陸委會最新民調。而針對絶大多數民眾支持政府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建議應持與美平起平坐立場,和中東歐友台國家關係深化,則需植基民主及人權價值以對抗中國可能的金援。

繼台灣藝人小S在網路社群為奧運國手加油卻被小粉紅出征,張鈞甯因早年碩士論文提及「我國」二字,也遭中國網友指為「台獨」,更引來眾多辱罵。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5日說,在大陸正常發展的台灣藝人接連「被網路炒作」,「背後肯定有原因,我們會深入調查處理」。

中國民族主義高漲 兩岸人民愈離愈遠

陸委會9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57.9%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民眾不友善。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宏仁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專訪表示,中國的民族主義高漲,網路「小粉紅」不管背後是否由官方操作或是自主動作,對台灣許多攻擊言論,只要認為政治不正確,出現敏感字眼,這些具民族主義情緒的小粉紅就會把它放大,追殺這些藝人或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台灣人。將給台灣民眾極不好的印象,如何說服中國大陸想要和台灣和平共存?在情緒和實際體驗很難感受中國大陸對台灣友善,是「說一套、做一套」。

談及近年中國對台工作,王宏仁指大方向仍是統戰。以往兩岸熱絡交流,有不少台商、觀光客、交換學生互動,及兩岸國際學者等專業人士前往參加會議,或和官方閉門座談。但因兩岸關係緊張及疫情限制,雙向交流便轉為單邊處理,如在福建成立新的智庫單位,但開研討會未邀台灣人參加,對台了解自然有限。而對「一中」立場認同和中國較接近的統派人士獲邀前往參加研討會,也只能從片面角度理解台灣。但台灣主流民意可能已對中國大陸產生愈益強烈的不安、反對的情緒和厭惡感。此外,也因前陣子有些學者、研究員前往中國大陸開會,有報導指遭威嚇、威脅,還聽聞有些學者被關在飯店,便會讓很多學者想赴中國大陸進行正常交流因而止步。中國大陸對台工作調整轉為負面的循環方式,愈調整愈無法做雙向溝通,致對台灣了解愈片面,也愈封閉。

深化友台國家關係 墊基民主人權可望長久且穏定

民調顯示有88.6%民眾支持政府持續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確保台海和平穩定現狀。而美軍撤出阿富汗卻引發憂心美國是否護台,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3日表示,美國會履行「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承諾。

王宏仁認為,目前台、美官方和民間關係愈來愈緊密,也愈來愈好,樂見美國成為可信賴的朋友,因可增加對中國大陸談判或對抗的籌碼。但也應了解台灣的自主性,不能完完全全依賴某一個特定的國家,因美國仍會以國家利益或已設定的議程為優先。但這也未必等於美國會出賣台灣,或美國未把台灣當成朋友,應要讓美方清楚知道當雙方合作,不希望美國出賣台灣的利益,也盼美國尊重台灣的自主性和主權。即兩國為防範中國可能的威脅進行合作,美應透明化情報分享和資訊,應在平等的位階上談判,平起平坐。

近期,中東歐國家陸續贈送台灣疫苗,雙方關係提升之際,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將在10月率領經貿考察團前往斯洛伐克、捷克及立陶宛訪問。  

王宏仁肯定這些國家對台灣釋出善意,可望有好的關係發展,但提醒,需觀察背後原因是否有其安全顧慮考量,需美國協助才選邊靠,且知台灣是中國外交上的軟肋,能否在向台灣示好的過程增加和中國談判的籌碼,或可因中國想收買而給予更多金援。台灣可深化和中東歐國家關係,但慎思勿走回金錢外交和中國競爭。建議以人權立場及民主價值的堅持及堅守,先透過和歐盟關係穏固,再採和中東歐國家結盟的策略,相信深化關係應可更穩定且長久。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9月15日播出的 兩岸ING」 節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