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際領袖級會議輪番上陣 場外世界更有看頭

  • 時間:2021-11-04 17: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詹婉如
國際領袖級會議輪番上陣 場外世界更有看頭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月30日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 (RT/達志影像)

近日,國際領袖層級高峰會接連登場,首先,10月底落幕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緊接著是正在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國際關係學者認為,G20少了中、俄領袖參與,重要性不若以往,但在國際會議場合中,場外往往比場內更精彩。

G20峰會成焦點 拜登「玩得不亦樂乎」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每週四早晨在央廣「早安台灣」節目,為聽眾解析重要國際新聞。

近來的重點新聞包括為期2天20國集團(G20)高峰會10月31日在羅馬閉幕,這是COVID-19疫情衝擊下,主要經濟體領袖難得面對面聚首的重要時機,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選擇以視訊方式與會;東道主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讚揚峰會圓滿成功,達成全球最低稅負新制等共識,但劉必榮4日受訪時談到,少了中、俄領袖實際參與,G20光環頓失,即便會議聚焦時下重要的氣候變遷議題,也不比隨後登場的COP26受到關注。

劉必榮說,G20鎂光燈焦點在親臨盛會的美國總統拜登,他重拾被川普揚棄的多邊外交政策,於場外與多國領袖兩兩會談,積極修復因介入澳洲和法國潛艦交易而得罪的法國盟友關係。

劉必榮認為,拜登成為峰會的焦點人物,他「玩得不亦樂乎」,若從國際政治高度觀察,世界級會議舞台中,場外比場內更有意思。

COP26承諾滿天 政策落地才是關鍵

G20後,COP26於蘇格蘭登場、連續兩週舉行,其中達成不少共識,包括100多國領袖2日簽署會議首項重大承諾,共同遵守2030年終結森林砍伐,以及承諾將降低甲烷排放量30%。

劉必榮提醒,氣候峰會達成共識後的行動更為重要,例如,落實路線圖、行動預算來源?現今,對多國而言,疫後經濟復甦為首要任務,如何在經濟活絡下減少碳排?是一大考驗。

節目中,劉必榮並以印尼棕櫚油經濟為例,他說,印尼是世界最大棕櫚油出口國,但棕櫚油生產導致樹林砍伐,造成濕地破壞,眼看棕櫚油市價不斷攀升,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將難以抗拒誘惑!

因此,他認為,光鮮亮麗的承諾人人會做,只是,開發中國家如何做到能源轉換?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的挑戰至今依然存在,若無配套,一切雄心壯志恐將淪為空談。

詳細訪談內容,請收聽11月4日播出的「早安台灣」節目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