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全球經濟2021年出現反彈 恐遭Omicron和通膨夾殺

  • 時間:2021-12-03 10:12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全球經濟2021年出現反彈 恐遭Omicron和通膨夾殺
世界各國政府為應對疫情而採取刺激措施。圖為日本藝伎在京都市南座等待歌舞伎表演開始。(美聯社/達志影像)

世界經濟在2021年從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所引起的昏迷中慢慢甦醒,但通貨膨脹、全球供應鏈瓶頸,以及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恐使疫情捲土重來,已經讓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不均衡的復甦

世界各國政府為應對先前疫情造成的破壞而採取刺激措施,加上需求強勁復甦後,全球經濟在2021年獲得了增長動力。但如今卻可能因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而遭受一定程度的打擊,經濟成長有可能在明年減弱。

各國在逐漸走出2020年COVID-19引發的衰退深淵之際,公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數據。但由於富裕國家取得COVID-19疫苗的優勢,使得復甦呈現不均衡的態勢,部份國家的表現遠優於其它國家。

美國已經克服了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而歐元區經濟可能會在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但是,隨著Omicron變異株出現引起新的擔憂,COVID-19疫情捲土重來,可能會破壞復甦。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的分析家表示,「COVID-19仍是公共衛生的威脅,特別是對疫苗接種率仍低的國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由於疫苗接種率只有2.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的經濟增長速度較慢。

國際貨幣基金表示,到2024年,大多數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應該仍然遠遠落後於COVID-19疫情前的經濟成長預期。

通貨膨脹飆升

包括巴西、俄羅斯和南韓的中央銀行都已提高利率,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而此舉可能會抑制經濟成長。

至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經濟增長推動者的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包括COVID-19病例新增、能源供應緊縮,以及對房地產巨擘恆大(Evergrande)債務危機的擔憂。

隨著消費者報復性回歸,以及產業面臨供應短缺,全球通貨膨脹已加速至多年來的高位。物價全面上漲,石油、天然氣、木材、銅和鋼等原物料價格一起飆升。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在2022年展望中指出,「2021年最大的驚奇是商品主導的通膨飆升」。

各國央行堅稱,通貨膨脹壓力只是經濟活動因2020年COVID-19疫情大流行停止、今年恢復正常後所導致的暫時後果。

全球股市今年創下歷史新高,但投資者擔心,央行會提前撤回刺激計畫並升息,以抑制通膨。

阿姆斯特丹大學宏觀經濟學教授畢茲馬(Roel Beetsma)說:「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真的已處於危機的盡頭。」

普遍的供應短缺

如何趕上消費者需求的激增,是產業界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因貨櫃不足、港口擁塞以及勞動力短缺,已打亂了全球貿易。

目前全球很難獲得的一個關鍵組件是半導體,從手機、電子遊戲機到汽車電子系統等所有領域都必須使用的晶片。由於短缺嚴重,以至於幾家汽車製造商不得不暫時停止一些工廠的生產。

卡車司機、港口工人和收銀員在疫情封鎖後沒有能重返工作崗位,導致勞動力短缺,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過,儘管困難重重,IMF預計明年世界經濟仍將健康的成長4.9%。

氣候變遷是另一挑戰

除了COVID-19疫情外,今年全球經濟還必須應對另一個威脅生命的事件,也就是氣候變遷。

今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經濟成長與拯救地球之間的衝突,主導了會議。經過兩星期的艱難談判,近200個國家簽署了一項協議,試圖阻止失控的全球暖化,但仍未能達到科學家所說的遏止危險上升所需的水準。

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乾旱和其他氣候災難有可能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食品價格在10月份已躍升至10年來的最高點。小麥在過去一年中飆升了40%,而乳製品上漲了15%,蔬菜油也創下了新紀錄。

經濟學家們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將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不過受創程度將取決於Omicron的威力有多強。旅遊支出,餐飲消費和實體門市購物活動都可能會減弱。但與2020年3月爆發的首輪新冠疫情以及今年夏天肆虐的Delta變種相比,Omicron對經濟的威脅可能沒有那麼嚴重,部分原因是每種新變異毒株對經濟的影響是遞減的。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