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山海之間的小村探尋】:行走磯崎 看見百年族群交融文化印記(影音)

  • 時間:2022-01-13 10:0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山海之間的小村探尋】:行走磯崎  看見百年族群交融文化印記(影音)
行走磯崎,看見百年族群交融文化印記。(花蓮縣政府提供)

台灣各地小鄉、小鎮都有其獨特魅力,位於花蓮豐濱鄉最北邊的磯崎村,族群共居成為最珍貴風土資產。在這個坐擁山海美景的偏鄉小村裡,住著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阿美族、布農族……,百年來,不同族群世代文化交融,深深烙印在磯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並持續至今,成為磯崎一道最美的文化印記。

山海間小村  匯聚多元族群

部落青年陳志義(小黑):『在這個地方,耆老一直告訴我們說,我們不能把別人當作別人,同一個部落,我們必需要把他當做是家人,共存、共生、共榮、共享。』

眺望著美麗的太平洋,花蓮磯崎村的大石鼻山旁,一個小小的原住民村落,裡頭卻住著許許多多不同的族群。

部落青年陳志義(小黑):『來到龜庵部落,也不會排斥他,還是一樣接納他,因為我們畢竟都是從外面進來的,也有一些是逃難進來的,聽老人家耆老在口述的時候,聽到他們的生命故事,我覺得不管是從哪裡來,大家是融為一體,那才是真正我們的生活,我們講的文化其實就是我們的生活面。』

自己本身也是多族混血的身份,小黑發現,自己的家鄉龜庵部落的文化組成,其實也正是整個花蓮磯崎村的縮影。


部落青年小黑整理父親過世後所留下的各式漁具、標本,及母親的編織品、照片,以「歐郎文物館」之名,帶領遊客欣賞、體驗在地。(江昭倫 攝)

位在豐濱鄉最北邊的磯崎村,又名「加路蘭(Kaluluan)」,南北狹長,距離不到十公里,包含芭崎、磯崎、龜庵、高山4個部落,卻聚集布農、阿美、噶瑪蘭、撒奇萊雅族以及閩南人、外省老兵、客家人等不同族群,百年來在這裡共生、共存、共榮,不同族群智慧、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

不過和許多偏鄉一樣,早年磯崎村年輕人口大量外移,只留下老弱婦孺,幸好這幾年,外地打拚的青年陸續返鄉,同時也帶著新的生活體悟與文化視野,努力幫磯崎村重塑文化魅力,「高山森林基地」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高山森林基地」提供露營住宿、特色風味餐以及旅人文化體驗。(江昭倫 攝)

高山森林基地  部落活化典範

一邊砍著月桃葉,一邊教導著大家如何吹響「鳥哨」,2017年磯崎當地的部落青年成立「高山森林基地」,提供露營住宿、特色風味餐以及旅人文化體驗。

先到海邊撿拾磨刀石,再到山林溪邊磨刀,最後綁上樹藤當作刀柄,完成屬於每個人自己獵刀,從布農到阿美,從山林到海邊,在每一場的文化體驗課程中,呈現的是過去不同族群的文化融合過程。

「高山森林基地」創辦人 馬中原(小馬):『我們坐擁我們非常自信的山林技能,結果來到海邊之後,我們才大開眼界,原來在這個土地上,還有一群不同專業裡面很強的人,就是海岸族群,這個布農族我們很謙卑,我覺得說我們學得不夠,我們這邊的海岸族群撒奇萊雅,噶瑪蘭跟阿美族,後來我們交流之後,他們漁獵的東西跟我們山的東西做交流,所以布農族從看山產變看海產,阿美族從吃海鮮的,尊敬山產,島內移民在民國22年日本還沒戰敗之前,長輩已經做了非常好的典範,這個不就是價值嘛!』

自小在磯崎村長大的部落青年小馬,集結部落青年力量,希望把磯崎村的豐富的族群融合文化和外界分享。(行走磯崎提供)

族群融合  磯崎村最美文化印記

「高山森林基地」裡的「高山」,其實指的是布農族部落名稱,過去因為日本政府的侵擾,以及國民政府圈地山林,使得布農族遠從南投山區,幾經遷移來到了磯崎海邊,上山打獵的布農碰上下海捕漁的阿美,讓這全台唯一靠海的布農族部落,也產生了全新的文化資產。

基地創辦人小馬的祖父,就是第一批來到磯崎的布農族,原本離開家鄉到都市打拼,有天重新回頭看看自己的家鄉,才發現 原來磯崎村是個難得文化寶庫。

「高山森林基地」創辦人 馬中原(小馬):『有的從山的稜線進來,穿梭樹林,有著從溪邊,逐溪看著山谷的時候,穿梭到海洋,那種眼光是很少人有的,一百年了在這個磯崎村,開始已經慢慢很多新一代的族群生活。我一直認為全台灣最珍貴的是原住民的文化,第二個就是後面多元文化,在這邊共同生活的新文化,進入豐濱鄉境內的時候,經過芭崎瞭望檯,月牙海灣很漂亮,但是(遊客)停留多久?沒有!拍拍照,喝杯咖啡就離開了,默默安靜躺在大磯崎村,山海之間的古老傳說一直被忽略,我們需要爭取更多人看到那個價值,所以我們就是提供旅人的體驗,最高的層次就是我們提供傳播價值的原住民體驗行程。』

返鄉青年  分享部落文化

搭著「豬仔車」,沿著崎嶇蜿蜒的道路一路往上,來到了「牛山牧場」,一眼望去,大片綠地山丘起伏,讓人心神遼闊。

「牛山」名字的由來,指的是放牧水牛的山頭,不過只要有人群接近,就算農場主人喊的再大力,害羞的水牛還是躲得遠遠的。

「牛爸爸」劉振昌:『小時候我們大概都很小啦就來這邊,老人家要上山,我們就跟著來,我們小時候跟牛就離不開啦,因為很喜歡跟老人家上來, (那時候多少隻?)那個時候大概我爸爸那個時期,最先大概是十幾二十隻嘛,後來一直繁殖,繁殖到現在養到差不多一百隻左右。』

儘管養了一百多隻水牛,但販賣經濟效益並不高,身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部落青年小瓏與家人討論後,也嘗試開始帶著旅客,跟著族人「行走牛山」,解說磯崎的採集與當地生態文化,品嚐部落野菜美食,不過這一切仍然都還是在摸索中。

部落青年陳健瓏(小瓏):『那我們也不是會常開這邊,那未來的開發,未來要怎麼做,就是也都還沒有那個頭緒,因為畢竟其實爸爸他有講,這邊是屬於水牛的空間,那它也是牠們自己的家一樣,那我們人如果今天時常來的話,其實也會破壞這裡,後來開始就是慢慢的有低度的限制人進來,因為說實在要去把這邊常態性開發,我覺得我們還要再思考。』

 旅客體驗「行走牛山」,聆聽磯崎的採集文化,品嚐部落野菜美食,部落婦女都扮演重要角色。(行走磯崎 提供)

以村為單位  探索聚落新嘗試

開發與保育, 一直也是地方發展的一大難題,小瓏目前和朋友在海邊開了一間名為「在磯崎.好日常」的工作室,除了提供背包客暫時棲宿,同時也記錄部落長輩們的生命故事,調查在地的文史資料,與來訪的人們分享。

小黑兩年前帶著老婆小孩回到磯崎,也開始著手整理父親過世後所留下的各式漁具、標本,及母親的編織品、照片,以「歐郎文物館」之名,配合DIY課程,帶領遊客欣賞、體驗在地。

小馬則是以「高山森林基地」為基礎,不斷開發各式各樣的文化體驗課程,想把獨特的磯崎介紹給大家。

三人雖各自努力,但也相互合作,過去不斷協助當地發展的「行走磯崎」地方創生計畫團隊認為,這是一段長遠艱辛的路程,目前也只是現在進行式,並未完成,但仍然值得被好好鼓勵。

「行走磯崎」計劃顧問劉維公:『部落有一些人,他們是懂得創新的一群人,大家不要老是認為創新就一定是在內湖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或著是創新總是發生在都市裡面,事實上小馬他們是一群非常懂得說故事的,然後他們也慢慢知道是說怎麼樣把像是一個文化劇目,就是像演一齣戲的感覺,但是是不做作的,然後不造假的方式,讓更多人去體驗它。』

和許多花東聚落一樣,磯崎村仍持續尋找與定義,自己的價值。

一個小小的村落,匯聚豐富的海洋、森林與人文資源,值得旅人用不一樣的景深聚焦,細細品味,感受其中的文化深度與溫度。

部落青年陸續回到磯崎村,嘗試用不同方式,讓外界感受磯崎村的魅力。(行走磯崎提供)

 延伸閱讀 

→歷史就是我們自己!重溫席德進畫筆下生命熱情 (影音)
→顫動的靈魂 塩田千春:生與死、記憶、夢境(影音)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