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環境組織聯盟今天(1日)表示,富裕國家應該每年向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提供至少600億美元,以對抗全球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損失。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和其他綠色組織,在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舉行的聯合國環境會議期間,發出上述呼籲。
奈洛比的聯合國環境會議,是將在今年上半年於中國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之前的一場重要會談。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峰會,已於去年10月舉行第一階段會議;今年4月25日到5月8日將舉行第二階段會議,屆時各國將敲定未來10年的保護目標。
上述環境組織聯盟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這筆600億美元(約合536.7億歐元)將解決「富裕國家對生物多樣性的消費習慣所帶來的不成比例的影響(disproportionate impact)」。
環保團體「自然運動」(Campaign for Nature)主任奧唐奈(Brian O'Donnell)說:「富裕國家通過進口商品,在開發中國家造成大部分的自然損失,並有責任解決這種影響。」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藍柏堤尼(Marco Lambertini)表示,增加財政援助應該與結束破壞環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相輔相成。
藍柏堤尼在談到600億美元目標時說:「這是可行的。(但是)它需要政治意願才能實現。」
他接著說:「這不是對生物多樣性徵稅。這是一項投資」,具有明確的商業意義。
富裕國家曾經承諾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金,協助應對氣候危機,但是這項承諾並未兌現。
2月28日發布的一份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強調在應對全球暖化及其影響的鬥爭中,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朱莉塔(Patricia Zurita)說:「終結生物多樣性危機對人類的未來,與阻止氣候變遷同樣重要。」她也是呼籲富裕國家每年捐出600億美元資金的共同簽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