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COVID-19死亡率低 啟人疑竇

  • 時間:2022-04-26 12:20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楊明娟
中國COVID-19死亡率低 啟人疑竇
中國COVID-19死亡率低令外界質疑數據可信度。圖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改建的方艙醫院。(AFP)

在全球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2年後,中國最近再次爆發疫情,儘管病例不斷增加,但死亡人數一直很低,引發了中國究竟如何計算死亡人數的疑問。

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近兩個月通報超過52萬例確診,其中190人死亡。這和世界其他因Omicron變異株引發疫情的地區相比,只是一小部分。

中國共產黨大肆宣揚這些數據,以證明其嚴格的清零政策是有效的。但專家表示,僅憑數據並不能說明一切。

中國死亡數字如何比較?

上海是中國這波疫情的重災區,自3月1日以來,其病例死亡率(Case Fatality Ratio, CFR)為0.036%,也就是每10萬名感染者中有36人死亡。

在這波疫情爆發前,中國已將國內感染控制在非常少量,但即便如此,與其他被譽為防疫模範生的國家相比,中國的死亡人數仍然很低。

紐西蘭奧塔戈大學(Otago University)的流行病學專家貝克(Michael Baker)表示,如果上海的病死率與紐西蘭相似,在目前的 Omicron疫情中為0.07%,那麼上海應該有超過300人死亡。

自2019年年底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中國通報了近20萬有症狀病例和逾47萬例無症狀病例,但記錄的Covid-19死亡人數不到5,000人。

由於各國使用不同的方法來驗證和計算COVID-19死亡人數,因此使得比較變得困難。

印度的人口與中國的14億相當,在去年一場毀滅性的疫情後,官方通報52萬人染疫喪生。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研究顯示,實際死亡人數恐高達400萬。

新加坡著名傳染病學家、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Asia Pacific Socie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APSCMI)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表示,一些死亡人數較高的國家,例如英國,經常把在COVID-19病毒檢測呈陽性後28天內死亡的任何人,都記錄為COVID-19死亡病例。

世衛組織發言人表示,世衛組織已就死亡數據與所有國家進行了「廣泛磋商」,並未特別評論中國。

數字說明了什麼?

淡馬亞告訴法新社,對死亡人數低的一種解釋是,中國可能「對與COVID-19相關的死亡分類,非常嚴格」。

中國衛健委告訴法新社,中國死亡人數是計算未從COVID-19康復而死亡的病毒感染者。

如果患者在達到官方的COVID-19康復標準後才死亡,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死亡病例之外。

另一個因素則可能是中國積極進行大規模病毒檢測的政策,這使得中國比印度等面臨檢測短缺的國家,發現更多的感染病例。

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Mount Elizabeth Novena Hospital)傳染病專家梁浩楠(Leong Hoe Nam)告訴法新社,「發現陽性但無症狀和輕症病例的機會非常高,進而在統計上降低了總體死亡率」。

但貝克說,即便如此,「在發現和通報病例,以及染疫生病和死亡之間,總是存在延遲」。中國最初的疫情爆發地武漢,死亡人數後來被中國當局上調了50%。

中國官方如何解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把中國的低死亡率,歸功於大規模檢測進行早期發現的策略。他說:「把疫情規模控制在最低限度,將避免因醫療資源緊張而造成的死亡。」

中國並認為,較低死亡人數證明其嚴格防疫政策奏效,聲稱中國把人的生命置於自由之上,這與遭受更嚴重損失的西方民主國家不同。

華盛頓大學病理學專家Mai He則認為,這些數據「受到很大的政治影響」。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