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美國給的峰會見面禮 東協國家買單嗎?

  • 時間:2022-05-16 10: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美國給的峰會見面禮 東協國家買單嗎?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2日在白宮南草坪與東協代表合影。 (AFP)

5月12-13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東協特別峰會,是繼2016年2月歐巴馬在加州接待過東協各國領袖後,史上第二次在美國本土所舉辦的東協領袖峰會。在烏俄戰火持續延燒的國際局勢下,美國不忘與東協國家積極「群組聊天」,顯見以印太戰略為核心所構建的全球戰略規劃仍然列為優先事項。

極力想將東協拉入印太戰略的美國,在釋出善意的同時,若沒有帶來足夠的「見面禮」,東協國家會買單嗎?中國會加碼嗎?這是值得關注的重點部分。

拜登的印太戰略比川普的更具戰略性與全盤性

印太戰略雖在川普主政時期將其具名化,但與東協國家的關係相當淡薄,僅專注於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科技與金融戰等,對中國周邊國家的拉攏、經營較少著墨,也致川普在位的四年東協國家與美國間關係並不熱絡。拜登上任後,對於東協的關注明顯提升,從去(2021)年副總統賀錦麗、國務卿布林肯、副國務卿雪蔓、助理國務卿康達、國防部長奧斯汀、商務部長雷蒙多等,幾乎「半個白宮」的高級官員多次且重複到東南亞國家進行訪問,且從今(2022)年2月出爐的「印太戰略報告」中也可看出,東協、東南亞等字眼出現多次的情況觀察,美國亟欲將東協國家這個「搖擺區域」拉入印太戰略的急迫心情。

東協國家的「中立-不結盟外交」政策 讓美國難以施力

由十個多樣化、複雜化國家所組成的東協,按照「共識」對外運作,不僅顯著僵化、保守、不靈活,少有大膽的行動,且在外交策略上秉持「中立-不結盟」政策,從此次前往美國的東協國家僅有八國(菲律賓及緬甸未出席),以及去年東協國家因為緬甸問題,柬埔寨總理洪森違反東協國家共識,自行前往緬甸軍政府進行訪問,甚至與軍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引發東協內部相異反應,認為洪森此舉與東協內部共識有極大的「溫差」,也導致原訂今年1月舉辦的東協外長會議,決定「延期舉行」。

此次八國東協國家領袖齊聚華盛頓,可說是緬甸事件後,東協的「群組碰面」。對於美國的邀請,東協國家仍得暫時放下歧見,給美國一個面子,但對緬甸事件心存芥蒂;菲律賓的不出席,則顯得對在美國的拉攏不為所動,尤其杜特蒂現在是總統最後任期的「看守期間」,小馬可仕一貫較為親中立場,也顯得杜特蒂的不出席似乎更加合理與正當。

印太戰略、五眼聯盟、四方安全對話、澳英美聯盟為颱風眼

恐難以說服東協站隊美國

美國一向支持東協的中心地位,支持以東協為中心的區域架構,但卻極其渴望將東協納入印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或是AUKUS聯盟之中,畢竟美國現在的印太戰略仍是以五眼聯盟、四方安全對話及、AUKUS來遙控運作,可說是印太戰略中的「颱風眼」角色。美國深知,印太戰略這個巨大颱風,若少了東南亞國家的加入,就像是「缺了颱風的外圍環流」,既不完整 ,也缺乏實際效益。但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美國如此方式極可能衝擊東協一體化中心的地位(或許這即是美國目的)。

東協實際認知與美國建立堅實的往來 並非用來取代與中國的關係

明確選擇美國,就等於得罪中國。就事實層面,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已超越美國成為第一,有79.2%的東南亞群眾認為中國是區域內最有經濟影響力的國家,是美國的10倍;此外2021年中國與東協的貿易總額達到8800億美元,東協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加上RCEP的提速,東協與中國相互綁定,不言而喻。由此來看,美國要拉東協國家建立一個穩固的「群組」恐不是那麼容易。

但東協也理解,與美國建立牢固關係並非為取代與中國建立密切關係,而是處理東南亞地緣政治競賽中心不得不經營的角色立場,因為東協若不積極打好與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恐難以邊緣化的位置在自己的舞台上唱主場。

美國1.5億美元的東協十國見面禮 是糖果還是糖渣?

在此次的美國-東協特別峰會上,拜登宣布將投入1.5億美元與東協國家在氣候、教育、海上安全和公衛等4大領域合作。期中4000萬美元減少碳排、6000萬美元應對海上安全、1500萬美元應對新冠疫情,其餘部分則是促進數字經濟等等。這是在繼去年10月,拜登以視訊方式參加東協峰會時,提到撥款最多1.02億美元,擴大美國與東協的戰略夥伴關係後的第二項金額。在與烏俄戰爭美國援助數百億美元金額相比,投入在東協的額度可以說是零頭,亦再與中國在去年11月撒幣東協國家,提供3年15億美元援助相比,或許讓東協國家想偷偏離一下東協核心共識都顯得為難。若非以援助金額來取得東協歡心,那麼印太經濟架構還能有更出色的表現嗎?外界拭目以待。

作者》許慧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