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我的一九八九系列》博覽武俠小說 消磨避難時光

  • 時間:2022-05-23 10: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我的一九八九系列》博覽武俠小說 消磨避難時光
1980年代以後,武俠小說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有了單行本,北京大學校園內一度出現「男讀金庸、女讀瓊瑤」的現象。 (Jansonygood,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我非常喜歡武俠小說,可謂是「武俠小說迷」。1970年代末期,我正在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讀本科,有一次學校放寒假回平陽縣昆陽鎮老家,偶爾從一位中學同學處得到一本文學期刊的特刊,特刊的內容是金庸的作品《射雕英雄傳》。當時武俠小說在中國大陸尚無單行本出版,都是由某些文學期刊以特刊的方式刊登。《射雕英雄傳》是我所接觸的第一本武俠小說,讓我有一種「驚豔」的感覺,廢寢忘食地閱讀了兩遍。

1980年代以後,武俠小說開始在中國大陸流行,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有了單行本,北京大學校園內一度出現「男讀金庸、女讀瓊瑤」的現象。正在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的我強力壓抑著內心的一再衝動,堅持不去觸碰武俠小說,避免因沉迷於武俠小說而耽誤學業。我整天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埋首於古書堆中,只是在每天晚上圖書館閉館前夕前往位於圖書館四樓走道的閱報欄,瀏覽一下主要新聞和連載的武俠小說,清楚記得曾經閱讀過《中國青年報》(或是《北京晚報》)所連載的梁羽生作品《七劍下天山》。

1989年六月上旬至九月下旬,我在平陽縣昆陽鎮躲避期間足不出戶,因為昆陽鎮是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認識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為了消磨時光,也為了平抑心情,我讓朋友到書報攤租借武俠小說,每天都會閱讀一本以上的武俠小說,總算是彌補了以往沒有時間閱讀武俠小說的缺憾。在三個多月的躲避期間,我不僅閱讀了武俠小說名家金庸、梁羽生、古龍的所有作品,也閱讀了許多不太著名和不著名的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其中有上官鼎的武俠小說,好多年以後才知道,上官鼎是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與其哥劉兆藜、其弟劉兆凱共同使用的筆名。

我之所以非常喜歡武俠小說,首先應該是與我的性格有關,從小到大崇尚俠義,厭惡淩強欺弱,喜歡打抱不平,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一直到研究生,都曾經為了受欺負的同學而出手打架,自以為這是行俠仗義的行為。我在大學期間按照課程要求研讀司馬遷的《史記》,最喜愛的就是《刺客列傳》。其次應該與家鄉平陽縣的民俗風氣有關,平陽縣自古以來民風強悍,習武成風。從唐朝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開創武科舉,到清朝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廢止武科舉,平陽縣在武科舉中成績斐然,總共有13人獲得了武狀元,6人獲得了武榜眼,7人獲得了武探花,296人獲得了武進士。在我成長的年代,平陽縣習武的風氣依然強盛,我在高中時期曾經與幾位同學一起拜師習武,高中畢業後還堅持苦練武功多年。

2019年六四屠殺事件三十周年前夕,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部的兩名記者專程到臺北對我進行專訪,在持續兩天的訪談中,除了八九六四的親身經歷和研究情況,還涉及到了我的性格,崇尚俠義,充滿血性,涉及到了我對武俠小說的異常喜愛,以及武俠小說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
BBC記者問我武俠小說中最喜歡的姑娘是誰,我回答是阿朱。阿朱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在武功蓋世無雙的大俠蕭峰(喬峰)蒙受不白之冤而處於人生低潮的時候生死相隨,最終為了阻止蕭峰與自己的父親段正淳發生生死衝突,甘願易容成段正淳而被蕭峰失手打死,留下了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BBC記者問我武俠小說中最喜歡的大俠是誰,我回答是名列「江南七怪」之首的柯鎮惡。「江南七怪」(柯鎮惡、朱聰、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全金發、韓小瑩)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人物,自小義結金蘭,感情深厚,重情重義。「江南七怪」的武功並不高強,每當在江湖上遇到不公不義之事的時候,雖然明知對手的武功超出自己許多,如果仗義出手自己必定非死即傷,但總是還會挺身而出。在我看來,以柯鎮惡為首的「江南七怪」明知不可而為之,更能體現俠義精神。

我對BBC記者談到,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有一個令人不可思議、哭笑不得的群體叫「丐幫」,其成員除了乞討之外,就是整日裏想著行俠仗義,抵禦金兵,保衛大宋王朝。「丐幫」成員從來不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如此的貧窮,卻一心琢磨著金人蠻夷亡我之心不死,生怕大宋王朝滅亡了之後,自己做不成乞丐。在當下的中國大陸,其實依然存在著類似「丐幫」的群體,那就是處於社會底層的愛國粉紅,他們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BBC中文部記者在對我的專訪文章中引用了林培瑞教授、吳國光教授和劉蘇裏對我的評價,林培瑞教授和吳國光教授的評價側重於我的六四研究,劉蘇裏的評價側重於我的為人和性格。林培瑞教授說:「吳仁華在屠殺發生之前一直在天安門廣場,自那以後他成為了一名堅定、細緻和客觀的記錄者,記錄下了這次運動的方方面面。就此而言,沒有誰比他做得更好。」吳國光教授說:很欽佩吳仁華這麼多年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堅持做這樣的研究,並有這樣的成果。劉蘇裏說:在他認識的人當中,沒有像吳仁華為了六四付出這麼大代價的人。非常勇敢,非常堅定,非常堅守,義無反顧直到今天,付出多少代價在所不辭。在追求真相的路上,他就沒有回過頭。

BBC中文部記者告訴我,劉蘇裏在訪談時提到「吳仁華是高漸離似的人物。」高漸離是一位不太為人所知的歷史人物。公元前227年,荊軻準備行刺秦王,臨行前,高漸離為他餞行,高漸離擊築,荊軻放歌相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行刺秦王失敗身亡後,秦王追捕荊軻黨羽,後因愛惜高漸離的才藝,免除了死罪,用馬糞熏瞎了他的雙眼,留在宮中當樂工。高漸離繼承荊軻的遺志,將築灌了鉛,乘秦王聽音樂入迷之時,向秦王擊去而未中,遭到秦王誅殺。劉蘇裏將我比喻成高漸離,不禁讓我感歎,不愧是我的生死兄弟,對我的性格和為人如此了解。  

作者》吳仁華  1989六四民運參與者,歷史文獻學者,著有《64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64屠殺內幕解密:64事件中的戒嚴部隊》、《64事件全程實錄》。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