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京津大學生不滿校內防疫而抗議 習近平憂心演變政治鬥爭

  • 時間:2022-06-01 17:2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京津大學生不滿校內防疫而抗議 習近平憂心演變政治鬥爭
日前北京、天津多所大學學生不滿校方的封鎖政策而聚集抗議,圖為天津大學學生集會示威。(微博)

中國疫情仍不明朗,北京當局依舊採取「動態清零」政策,不過社會仍瀰漫著不滿的氛圍,就連大學生都受不了在校內聚集抗議,今年五月中旬開始,天子腳下的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校內爆發學生抗議事件,學生要求學校說明期末考試方式及時間,並請允許能返鄉,最後校方妥協,同意學生回家,接著位在天津的天津大學及南開大學也有學生發動抗議活動。由於當前正值接近「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三十三周年,難道中國學生運動有死灰復燃的可能?還是最後會無疾而終收場呢?

大學生抗議防疫的時機敏感

近期中國大學生的抗議行動,理由是對校方要採取封校措施的怨言,學生的出發點是出自對受教權的關注,憂心校方的封校配套措施不明確,將會影響自己的學涯發展,尤其是學期即將結束進入暑期階段,此時此刻學校配合封控政策,勢必衝擊未來升學或就業的規劃,中國大學生的顧慮很簡單,不過看在中共中央眼中,尤其是習近平,恐怕會認為背後的動機不單純,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於六四學運的歷史經驗,二是即將在十月登場的中共二十大,學生的抗爭背後是否隱含著政治風險,中共當然不會小覷。

不過,這波大學生的抗議行動,跟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完全不同,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以悼念胡耀邦為由開啟了舉世矚目的學生運動,兩個月內旋風式泛起全國性學潮,中共當時選擇以武力血腥鎮壓的手段,終止學生在天安門搭起的民主舞台,不但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更是留下不可抹去的歷史傷痕;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共不但不願承認錯誤,更扭曲史實,在洗腦教育之下,許多大學生對於「六四學運」的印象相當模糊,甚至還認為這是政治風波下的反革命暴亂,如今為了防疫在校內的學生抗議,比對當年的六四壯舉,根本是不能同日而語。

劍指習近平的挑戰接踵而來

只是,中共政權即將邁入二十大階段,習近平要延任成為毛澤東之後的唯一強人,自然不會輕看學生發動抗議的政治意涵,尤其是,近期中國政治情勢似有變動的跡象,李克強多次躍升檯面,暗指防疫失當導致經濟下滑的說法,有論者認為這是劍指著習近平而來,無論是要取而代之,或是為了權力分配,習近平都不會放任有人「以疫謀反」,更遑論是藉由學生抗議來「顛覆」他的權位。掌握軍權的習近平,截至目前為止尚未亮劍,外界猜測他可能是要「引蛇出洞」,等到「北戴河會議」時一網打盡。

值得留意的是,縱然三十三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很難在中國重現,不過,對比當時的時空環境,雖然主觀條件不同,但是在客觀條件上卻有幾分相似,經濟危機、社會不穩及政治鬥爭的情形,正也是當前中國內部面臨的挑戰,因為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物價與就業問題一一浮現,社會穩定也因為經濟而波及,而政治鬥爭消息時有所聞,英國媒體《經濟學人》更直指中國經濟急遽下滑的現象,就是因為習近平推動清零政策所致,甚至認為習要對此負責,接踵而來的任何風吹草動,鋪陳連任的習近平不得不防。

中國大學生雖然抗議校內防疫政策,但在抗議活動中卻出現「打倒形式主義、打倒官僚主義」及「爭取自由」的口號,倘若訴求逐漸有政治化的傾向,勢必不利於政權穩定,中共必須壓制這股怨氣愈燒愈烈;習近平要維穩政局,動態清零就是出於政治判斷所做出的決定,但經濟問題恐怕將影響中共的上層建築,近期中國失業率再創新高,大學生不滿防疫政策的心理恐怕很難消弭,尤其是即將到來的畢業潮,將超過千萬學生投入就業市場,引發的社會矛盾將更為嚴重,習近平如果繼續以政治手段來壓制,不但無法防範未然,不穩的現象只會愈來愈多。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