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疫情後遺症多 上海解封卻回不去了

  • 時間:2022-06-10 13: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疫情後遺症多  上海解封卻回不去了
中國上海結束為期8週的封控後,對生意人影響甚大。圖為南京路步行街。(圖:中央社)

本月初,《紐約時報》有一篇熱門文章名為《解脫、團聚與新的焦慮:在上海,「恢復正常」意味著什麼》,文章討論在結束為期8週的封控之後,2500萬上海居民的現狀。文中尤其討論到一些商販的情況,很顯然,根據文中的介紹,本次封控對於上海的生意人影響甚大,對於一些中小型服裝工廠來說,工廠恢復正常生產可能需要兩個月時間。還有其他生意人都提到目前的物流還是大受影響,即使解封,原材料的缺乏也會影響工廠。總之,宏觀來說,上海在短時間回不到從前。

收入減少  美味的小龍蝦只好放棄

前兩天新浪微博有一個熱門話題是「年輕人為啥不愛吃小龍蝦了」。這幾年來,小龍蝦一直是熱門的宵夜美食,夏天的時候一盤小龍蝦一瓶啤酒,足以抵消一整天的悶熱。除了飯店熱衷推出小龍蝦料理,連中國的肯德基也湊熱鬧,曾經推出小龍蝦漢堡。此外還有很多零食都推出小龍蝦口味,足以說明小龍蝦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不過有報導說,今年小龍蝦的銷量大不如前,所以才引發這個話題「年輕人為啥不愛吃小龍蝦了」?

話題中很多網友評論說,不是不愛吃小龍蝦了,而是經濟不好,失業率高,從前隔三差五就約朋友出去宵夜、吃小龍蝦,現在不行了,為求省錢,盡量自己在家做飯。當然,也因為近幾年養殖小龍蝦的商家變多,為了保證吃得健康,很多人也偏向於去市場買小龍蝦回家自行烹飪。不過也有很多網友提到別的原因,小龍蝦屬於夜市菜品,要約朋友坐在夜市邊吃邊聊才有趣,而最近一兩年,因為疫情封控,對於堂食有諸多限制,小龍蝦作為夜市翹楚,自然受到不小的影響。

餐飲業者聯名要求降店租

年輕人到底還愛不愛吃小龍蝦不要緊,小龍蝦銷量下滑的背後,牽涉到在疫情期間中國普通市民的經濟問題。四川省以美食名揚各地,首府成都市集中了全省各地美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今年五一長假之後,成都餐飲業者發表了一封聯合求助信。信的開頭闡述了疫情期間,餐飲行業毀滅性的冷清,因為疫情的反覆,大大銼削了人們的消費熱情。由於失業率居高不下,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大,消費者捏緊了自己的錢包——這個結論和網友評論小龍蝦銷量下降如出一轍。

求助信第二段內容是,由於生意冷清,餐飲業者不得不取消展店計劃,甚至被迫關閉店面、裁減員工。這樣一來,景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信的最後,餐飲業者祈求各位房東,是否可以緩交或減免店面租金,幫助他們節約支出,度過難關。以上內容都在反應一個事實:在中國目前的防疫政策之下,民生越來越困難,失業率高、收入下降、消費減少等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可忽視。

這不是夢  封城留下後遺症

所以,簡單的「解封」兩字,就代表一切重返正常嗎?中國著名經濟學者郎咸平在解封後,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說:「感覺做了兩個月的夢,一切就像沒有發生」。有網友罵他說:「你還記得你媽死了嗎?」郎咸平的母親,在疫情封城期間舊疾復發,老人雖然腎臟虛弱,但並非無藥可治,根據舊例只要去醫院打幾針就好,但是因為核酸檢測遲遲沒有結果,老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在急診室門口等了四小時後,老人終於撐不住病逝。同樣因為封城,郎咸平本人被管控在小區無法上街,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沒見到。或許對郎咸平這類中共喉舌而言,親人的生離死別都可以當做「一切就像沒有發生」,那中國目前的經濟問題確實不值一提。

大部分從封城中「解脫」的人,都認為自己已經患上「疫情後遺症」,仿佛家裡不囤點食物就心裡不踏實,有條件的人則想盡辦法出國或送自己的小孩出國。在嚴酷的封城政策之下,上海市民多次表示抗議,甚至喊出「我們就是最後一代」,以躺平來抵抗目前由於疫情帶來的艱苦環境。雖然解封之後,大家並沒有任何過激的行為,只是對於政府的信任度大大下降。

更多中小城市仍在封城中

所以,解封之後,上海就是「恢復正常」了嗎?遠遠不夠。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一舉一動都很受關注,上海的封城對於全球經濟都有影響。在解封之後,大量旅居上海的外地人都選擇逃離上海、回到家鄉。然而還有更多中小型城市,這些城市與上海一樣,不公佈「封城」二字,卻一直以封城模式管理,這些小城市的慘況鮮為人知。很難想像,中國政府如果堅持目前的清零政策,在經濟上將迎來怎樣的寒冬?

作者》任瑞婷 秋雨聖約教會基督徒,因受中國宗教迫害曾來台避難,後獲政治庇護赴美定居。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