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前財長樓繼偉坦言:不當封控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 時間:2022-06-17 10:49
  • 新聞引據:、法廣
  • 撰稿編輯:陳文蔚
中國前財長樓繼偉坦言:不當封控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在一場經濟峰會上表示,疫情不當的封控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圖取自推特)

中國今年年初開始出現Omicron疫情之後,持續採取嚴格清零政策,多地陷入封鎖,影響擴及全球。而在封控政策逐漸遭到質疑但聲量遭打壓之際,中國前財長樓繼偉在一場峰會上公開表示,不當的封控造成一種「類公地悲劇」,影響是全域性的,但卻很難追責,這對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所有參與者都受到損害。

《法廣》引述中媒財新網報導指出,樓繼偉是在16日出席「2022鳳凰網財經(夏季)雲峰會」上做上述表示,樓繼偉解釋,「公地悲劇」是經濟學上指私有土地所有者,在無償利用一塊公地,卻造成公地的過度利用並荒廢,最終使所有使用者受損。

樓繼偉將之與疫情防控做為譬喻,認為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主要靠公共部門,往往偏向封堵,一個城鎮、街區出現疫情,資訊明確、便於問責,「但不當封堵造成的交通阻斷、產業鏈不能接續、人員不能復工等影響是全局性的、很難追責,這對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所有參與者都受到損害」。

他強調,解決方法是對公共資源的使用加強管制。目前中國政府已宣布相關政策,包括嚴格防止阻斷交通、「疫情防控九不准」等,並開始嚴格督查。他認為,要優化應對政策,強化經濟成長的內生動力,扭轉「供給衝擊、需求不足、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

認中國經濟問題不在通膨而在需求三壓

樓繼偉稱,與全球面臨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相比,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非通膨,而是前述需求不足等三重壓力。他表示:「儘管有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但由於最終消費不足,壓力主要消化在產業鏈各個環節。」

至於民間投資不願投、不敢投的問題,樓繼偉表示,民間投資不願投與很多因素有關,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政府部門在探索,民間也在觀察,但各方認為目前方法還不到位」。

今年以來,中國民間投資增速持續走弱,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一至五月中國民間投資累計年增4.1%,低於投資整體成長2.1個百分點。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