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未來需要奪回─評香港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

  • 時間:2022-06-24 16:1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未來需要奪回─評香港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
《時代革命》記錄2019年香港人爭取民主自治的抗爭運動。(《時代革命》提供)

《時代革命》是香港電影導演周冠威執導的紀錄片,2021年7月在戛納電影節首映,同年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這部紀錄片彙集了大量現場拍攝畫面,重現了2019年香港持續5個月的「反送中」示威抗議以及當局對運動的鎮壓,為瞭解和研究2019年香港抗議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影像資料。影片中很多鏡頭都採用第一人稱的視角拍攝,令觀眾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與街頭抗議者共進退。

《時代革命》依照時間順序,以九個章節來呈現2019年香港「反送中」的抗議活動。 影片以1984年《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簽署拉開序幕。接下來的一組鏡頭勾勒出一系列大事記: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共; 2003年7月1日數十萬港人遊行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 2014年雨傘運動; 2017年中共宣佈《中英香港問題聯合聲明》已經失效; 2019年3月29日港府公佈《逃犯條例》草案。紀錄片的主體部分集中在示威者與警方持續對峙的5個月,包括6月9日逾百萬港人上街抗議《逃犯條例》,7月1日佔領立法會,7月下旬的元朗襲擊事件,以及隨後抗議示威活動的升級以及警方日趨嚴酷的鎮壓,11月示威者佔領中大和理大以及之後的撤離。

訪談

《時代革命》的受訪人有十幾位,包括2014年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倡議者戴耀廷,元朗事件現場記者何桂藍,陣地社工陳虹秀,圖書發行人林榮基,香港政論雜誌《七十年代》(後更名為《九十年代 》)總編輯李怡,以及匿名抗議者和前線急救人員。 從受訪人的年齡與社會階層可以看出2019年的抗議比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有更廣泛的民眾參與。影片也捕捉到一位居港30多年的外籍商人,不滿抗議者發起的罷工行動,污蔑示威人士在「毀滅香港」。

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受訪人是73歲的新界菜農陳基裘。陳老伯回憶自己從世紀之交開始反對政府和地產商以發展東北新界為名的強迫驅離,初始曾獲得民間法援,起訴地產商,初級法庭判決敗訴後上訴高級法院勝訴。 但是勝訴並未帶來正義和安全,陳老伯生活一直受到騷擾,被迫放棄種菜生涯,維持生存極為艱難。2019年示威開始後,陳老伯與其他銀髮族、社工及護士等人發起「守護孩子行動」,保護示威者免受警方暴力。 影片通過陳基裘的經歷捕捉到香港的發展模式,擴展了2019年抗議的社會背景,將土地等問題納入視野。儘管香港當局和商業集團長期以來將這個議題邊緣化,但是香港一些社會和勞工活動人士包括人權律師多年來一直幫助陳基裘這樣的受害者,挑戰當局的發展模式。

「勇武」意識

《時代革命》的章節標題體現了導演對運動的記憶與反思:和勇不分,警黑反噬,無力感,對準政權,生死與共,黎明行動,序幕的終結,香港人。 雖然以「和勇不分」作為其中的一個章節題目,但是可以看出影片突顯的是「勇武」意識。 那麼什麼是勇武意識的內涵? 影片中的「勇武」可以說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和平、理性、非暴力」抗議策略面對強權的無力感,另一個是年輕一代港人面對惡警暴力時的憤怒以及對絕地逢生的渴望。 回擊、以暴抗暴都是年輕生命的本能爆發。 年輕人的無私抗爭為香港的全民運動注入了活力。 但是,隱患也存在。「勇武派」與「和理非」的劃分不僅簡化了反抗運動的多重光譜,同時也會導致缺乏對抗爭背後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的深入討論。 影片中的「勇武派」不得不反覆在佔領和撤離之間作出選擇,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出運動中政治戰略的匱乏。

影片本身的政治自覺體現在「對準政權」這一章節標題。鏡頭從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儀式轉到香港年輕人從高樓平臺上將香港政權移交與黨國慶典標語一節一節扯下。年輕人義無反顧之舉讓人意識到所謂「香港移交」,本質上只是中共和英國政府之間的政權移交,一個貪婪的殖民主被另一個不僅貪婪而且更加殘暴的殖民主所取代,原來的有自由無民主被現在的既無自由也無民主所取代,而在這個程度不同的合謀過程中,香港人民的自決與自主權利完全被出賣剝奪了。

「時代」與「革命」

片名《時代革命》包含了兩個關鍵詞:「時代」與「革命」。在對關鍵詞的釋義上,影片未能深入展開。就時代而言,中共黨國在經濟上成為世界第二強國,軍事上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面對這樣的強敵,港人如何爭取自主命運是一個近乎殘忍而冷酷的問題。「光復」過去不是解決方案,因為走到現在正是因為過去存在的問題。真正的革命面向的是未來。未來是需要奪回的。

作者》 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數學系期間,是北大「民主沙龍」主要成員,八九民運爆發後成為北高聯常委,「六四」後被捕入獄十七個月。1997年輾轉流亡海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2017年曾來台在中研院擔任訪問學者。是「華維藏團結會」發起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