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追求永續!散步雲林 聽「與水共生」的故事(影音)

  • 時間:2022-07-25 10:3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追求永續!散步雲林  聽「與水共生」的故事(影音)
地層下陷嚴重的雲林縣,在劣勢中找到與水共生、共存的生活方式。(江昭倫攝)

氣候變遷衝擊人類生活,對於因為工業用的深水井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越來越嚴重的雲林縣居民來說,每逢大雨、颱風來襲,感受更是深刻,但即使在劣勢中,只要願意改變觀念,一樣有機會扭轉劣勢,與環境、與水共生、共存、共好。

因應氣候變遷該如何追求永續已經成為全球課題,每個人都得理解、面對,於是這天跟著力推永續旅行的「島內散步」一起來到雲林縣,看飽受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海岸小村莊居民,如何學習與水共生、與環境共好。

與環境傷痛和解  生態養殖重現榮景

拿起特製漁網,放置養殖池中,再投下魚餌,等個幾分鐘,就能看到生龍活虎的魚和蝦出現在眼前。

這是雲林縣水林鄉「好蝦冏男社」推出的生態池垂釣體驗讓遊客透過抓魚蝦的樂趣,認識養殖業者致力推動生態養殖與地方創生理念


雲林縣水林鄉「好蝦冏男社」推出的生態池垂釣體驗,讓遊客透過抓魚蝦的樂趣,認識養殖業者致力推動生態養殖理念。(江昭倫攝)

「好蝦冏男社」創辦人之一的李富正,他的阿公早年也是以養殖漁業為主,但因為沒有環保概念,傷害了土地,導致魚塭廢棄多年。

七年級生的李富正原本計畫養殖龍膽石斑來恢復昔日榮景,但最後失敗收場,不過卻反而從中摸索出在生態池中,以混養方式進行水產養殖的新出路 。

李富正:『(原音)這個生產模式是在地的長輩耆老,其實大家都知道,通常就是一池要賣給台北人,一池要留給自己吃,自已吃的都是用生態養殖,把原本在池塘捉到的小魚小蝦丟在一起讓他們生長,殊不知這樣的生長過程中是最好的,仿照這樣的環境下 去打造永續生態的可能性 。』

只有生態養殖還不夠,還需要透過智能科技的協助提高「生產良率」 ,友善環境的理念才能走得長遠。 

李富正:『(原音)養殖、種植講求就是效率,早期沒辦法效率是因為沒辦法去偵測到,因為早期的長輩是沒有辦法用口語化,啊水就這樣!啊看就這樣!這樣到底是怎麼樣?不知道,就靠天吃飯,如果可以透過數字、數據透過觀測, 那隨著濕度、溫度、氣候的變化,讓我們該如何因應,提前預防掌握生產良率非常重要。』


雲林縣水林鄉「好蝦冏男社」創辦人李富正。(江昭倫攝)

桑田變滄海  成龍濕地成寶地

氣候變遷帶來得自然災害威力,也讓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居民非常有感。

1986 年韋恩颱風夾帶豪雨,海水倒灌,鹽水淹沒農田,到現在都還能看到水中出現墓地的奇景,積水不退的結果,慢慢地,就成為魚、蝦、貝類等水底生物以及水鳥的樂園。

2005年,林務局向地主承租廢耕土地作為生態復育區,力邀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推廣環境教育,催生出現在有名的「成龍濕地」自然保護區,並導入藝術的成龍國際藝術節加持,居民才逐漸轉而擁抱與水共生、共存並以地方為榮 。

「島內散步」導覽員李奕德:『(原音)對於在地的居民來講,就是他們原本在使用的良田變成了濕地,是不能耕種的,所以對他們來講,其實會覺得好像我們的良田被剝奪走了,他們對這邊的濕地是有點不認同感,甚至沒有自信的。後來因為林務局以及觀樹(教育)基金會他們合作,持續跟在地的居民去溝通,以及去推廣生態教育、環境教育,讓他們慢慢的對濕地有些認識,在這個認識之後,繼續再做國際成龍濕地的藝術節,他們也有做了這些裝置(藝術),慢慢去跟在地的居民產生一些連結感,包含我們現在看到後方連結的作品,也是在地居民他們去自發性搭起來,那也是希望去串連到他們這邊以前是一塊牛車會走過路面,然後搭起來之後,讓大家可以實際走過以前看過的路面, 然後進到濕地裡面去,更認識濕地的美。』

如今成龍村的居民依舊面對著越填越高的道路,電線桿上的淹水通報警示,提醒著他們隨時可能面臨水患侵襲,但同時也看到濕地上落成的高腳屋新建築,示範了特色防洪住宅的可能性,帶動了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發展的契機,說明只要改變思維,劣勢也能變優勢!


1986年韋恩颱風夾帶豪雨,海水倒灌,鹽水淹沒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農田,到現在都還能看到成水中出現墓地的奇景。(江昭倫攝)

效法灌溉水   青年伏流雲林注入新生命

雲林縣與水的關係還不只如此,一群返鄉與留鄉青年組成了「雲林 100種生活」團隊,其中關鍵人物就是「阿義廚房」的主廚蘇量義,與「飛雀餐桌行動」的負責人謝宜澂,他們在今年策劃了「伏流祭」農藝復興運動,包括風土餐桌料理、市集、音樂等活動,呼應灌溉水是雲林農業的命脈,青年們也像伏流水般,希望為雲林帶來新的的生命力。

「阿義廚房」主廚蘇量義:『(原音)伏流祭其實是在去年就發起了,那發起的原因,是因為其實去年是乾旱嘛,我們在發起這個活動的時候就想說,每一個返鄉的青年或留在在地都一樣,我們就像地下水一樣,就是伏流在地底下,雖然上面是乾旱沒有錯,但只要有一定的地方的話,我們就會冒出來,然後就是這樣的概念。』


在地青年「阿義廚房」主廚阿義(左)與「飛雀餐桌行動」謝宜澂(右),今年在雲林縣策劃了「伏流祭」農藝復興運動,呼應灌溉水是雲林農業的命脈一樣,青年們也像伏流水般,為雲林帶來新的生命力。(江昭倫攝)

致力推動永續旅行的「島內散步」,今年也將雲林列為新興據點,以水資源為議題,希望透過走入現場,翻轉大家對雲林的印象。

「島內散步」媒體公關高穎婕:『(原音)過往大家會對雲林的印象是農業或是養殖、超抽地下水,但是我們希望可以從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來去翻轉大家對於在地的印象,所以我們就邀請到飛雀行動餐桌跟阿義廚房,這兩個在雲林地方上就是很努力做串連的地方夥伴,我們一起在這個地方去探討不管是水資源、淡水的議題,或是像成龍濕地,甚至是有關海岸地形的部分,來對於水資源跟人類生活的連結,創造一個共鳴感。』

無論桑田變滄海,或是與環境傷痛和解,許多雲林人開始學習用不一樣的方式,與環境、土地、水一起共生、共存、共好期盼有更好的未來。


永續旅行品牌「島內散步」今年也將雲林列為新興據點,以水資源為重點,希望透過帶領民眾走入現場,翻轉大家對雲林的印象。(江昭倫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