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半臉時代/疫情下的難題‧心理的距離

  • 時間:2022-07-29 13:0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半臉時代/疫情下的難題‧心理的距離
當我們在四周架起防禦的同時,如何讓自己的心理更具韌性與彈性,是這個充滿變動的「半臉時代」最嚴酷的考題。(路透社/達志影像)

COVID-19爆發後,人們戴上口罩、將自己關在家中,與他人保持距離,阻擋了病毒的襲擊,卻擋不住無形的心理衝擊。面對生命的逝去、生活的無常、人與人之間的重重防備,我們準備好了嗎?

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的肺炎,讓全世界陷入擔憂與迷霧,當時或許沒人能想到,這場疫情延燒至今,改變了整個世界,不僅威脅生命、重新建構經濟體系、挑戰環境,甚至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與心理。

為了保護自己,人們拉開彼此的距離,或如驚弓之鳥,將自己關在家裡,透過鏡頭,成為電腦螢幕中的一個頭像和外界溝通。不分男女老少也戴上口罩,遮去口鼻。帶著這副抵禦病毒的盾牌,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焦慮且疏離的「半臉時代」。

口罩為溝通築起一道牆

『(原音)這些小朋友都是疫情之後開學我才開始教他們的,大概已經教快2年了,平常他們都戴著口罩,所以就是也沒有看過他們沒戴口罩的樣子,如果他們現在把口罩拿下來,在路上遇到他們,可能也不知道他們是誰,認不太出來。』坐在教室內的陳老師,看著身邊戴著口罩談笑、玩耍的小朋友們,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疫情逼迫孩子們遮住了半張臉來認識這個世界,讓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感到憂心。『(原音)口罩戴起來,只看到眼睛,看不到正確的像一些五官、嘴角的狀況,表情肌的情形,確實會蠻容易影響比如說語言的學習,或是包括發音、表達,也比較不容易看到表情,就學不會辨識情緒,這都有專門的研究,就發現到年紀越小的戴口罩越是沒辦法判斷正確,所以這些狀況也會影響人的交友,交友的速度就會變慢。』

即使對於成人來說,口罩也對人際關係造成影響。臨床心理師蔡涵茵便指出,雖然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主要工具,但仍有些潛在層面是透過表情傳遞,若一直無法脫下口罩,就如同隔在彼此間的一道牆,不僅因此較難得到情感上的回饋,與他人的親密度也會下降。

從教室內變到螢幕前 遠距考驗著教學

而這場疫情改變的還不只是外觀,人們的工作及互動方式也被迫調整,從真實世界轉入2D的影像空間。在遠距教學時,老師們面對的也不再是教室內一排一排的學生,而是分成一格一格的電腦螢幕。

資深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透露,這段時間家長帶著孩子來尋求幫助最多的就是「不專心」,這個問題在遠距教學期間更為嚴重。他指出,透過螢幕,老師很難產生約束力,所以坐在電腦前的孩子若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只要家長不在,就很可能抵擋不了網路帶來的強大誘惑力。『(原音)你開了視窗在上課,你可以再開一個視窗玩遊戲或聊LINE等等,或是有些孩子就乾脆把螢幕的鏡頭關掉,然後把視窗縮小,老師的聲音關靜音,去做其他事情。這個其實不只兒童,大學生也有,我之前看到一個大學教授的臉書就是寫說他們的線上課程,就是明明已經下課,過了30分鐘,還是有20多個人掛在線上,就是表示那些人不知道跑去哪裡了。』

盯著孩子上課、複習、寫作業、再上傳給老師,當孩子都被迫留在家中,家長們不僅要處理自己的工作,還必須擔起原本已交給學校及安親班的責任,在多重壓力下,情緒一旦失控,親子間的衝突便一觸即發。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呼籲家長注重孩子們在疫情中的學習及心理問題。(歐陽夢萍 攝)

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要面對的不只是課業,在這個學習建構及處理人際關係的階段,實體接觸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李介文:『(原音)比如實體的話,我們去操場跑步、聊天或玩,它還是一個團體的互動,但是在線上,就完全沒有辦法去執行。更何況我們還有一個東西叫做團體的氛圍,比如我們在一個班級中,我們可以察覺到這個班級的氣氛是什麼,誰比較有主導權、誰比較安靜、誰比較容易被排擠,但是網路上是看不到的,因為他不講話你不知道他到底怎麼回事,他睡著了嗎?他不想發言嗎?還是他電腦壞掉了?根本就不知道,可是如果在實體裡面,我們是可以一眼就看到這個班級的互動,團體的動力是怎麼樣成形的。』

靠滑鼠互動 你真的了解對方嗎?

雖然網際網路本就持續改變人類的生活,但不可諱言的,這場疫情為這個趨勢裝上了推進器。點開軟體與長官及同事進行線上會議、打開鏡頭與家人及朋友聯繫感情,感覺親近卻遙遠、真實卻虛幻,網路的速度是否真能取代人情的溫度?

李介文認為,當人們透過視訊與他人交談時,雖能看到對方的眼神、表情,卻看不到對方的姿勢、動作,更感受不到氛圍,這些都可能影響互動時的判斷。『(原音)比如說我發了一個文章,你按了一個讚,這個讚是什麼意思?你認同我說的話嗎?還是你因為不好意思,按了個讚?但如果在實體上面,我講了一段話,我可以馬上觀察到你的表情、你的肢體語言對我的話是否贊同,這東西其實它蘊含的內容是比那個讚還要多很多的。或者說在我們面對別人拒絕的時候,我只要被拒絕、我把視窗關掉,馬上就可以找到下一個對象繼續互動,但實體上如果被拒絕的時候,這很尷尬,我要留在現場嗎?我是要很生氣的離去嗎?還是我要找一個理由很優雅的退場?這都需要學習的。』

楊聰財也認為,在網路世界中,人性就是會呈現出自己好的一面,而將弱點、劣勢隱藏,這些片面的美好,有時會令人產生自己不如人的挫折感,甚至造成莫名的不安,若以網路取代實體接觸,人際關係勢必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因此,即使科技可以解決距離產生的問題,實際互動仍有必要。

死亡與失去 正視人生必經考題

不過,當多數人都在努力學習及適應彼此間新的距離時,也有人反倒因此鬆了一口氣,甚至透過戴口罩找尋安全感。蔡涵茵便點出了這個特殊的現象。『(原音)過去10年、20年其實因為電子產品、因為交通的關係,其實人類的接觸已經大大的威脅到很多人的安全感,所以其實我也有一群個案他們非常樂於在家裡工作,他們覺得跟人沒有那麼緊密的互動之後,他們覺得更能夠安靜的工作,可能就還是回歸到他本身的問題,他本身就對於人際的親密就有一些比較容易緊張或是有些擔憂或創傷這部分。』

也就是說,這場疫情除了改變人類與外在的連結,也引發或凸顯出更多潛藏的心理狀態。楊聰財指出,面對疫情威脅,最常見的就是變得神經質、焦慮,一有風吹草動就惶惶不安,且易怒、疲倦、甚至出現睡眠障礙,也有確診者罹患創傷後壓力適應障礙。而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面對失去、死亡而造成的恐慌與焦慮。

蔡涵茵認為,所有人遲早都會面臨死亡,不論是自己或是所愛的人,但COVID-19立即將這個殘酷的現實或想像搬到面前,於是讓許多人開始思考、改變人生觀點,注重當下、即知即行,也有人變得過度擔心、過度謹慎,這都是很常見的情況,何不趁此機會早點修完這個學分。『(原音)我覺得這些心理的議題還是每個人都必須做的功課,不管是情感、死亡,或者是失去。有些人在生命比較早的時候遇到,但有些人會到這個疫情的時候才遇到,如果你做完功課了,這個議題當然就不會持續的發酵。或許做好準備,未來遲早會遇到,或許那時候就會比較不那麼痛苦。』

增加心理韌性與彈性 應付變動與不確定

『(原音)基於這樣的疫情,所以指揮中心我們要宣布,從今天起,我們要提升全國到三級警戒,要全國的標準一致,一體執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去年5月19日的這段宣布,讓許多計畫臨時喊卡、許多人改變或暫停原本的步伐。

這場疫情就如同海嘯般,沖刷了每個人,也因此讓我們必須時時立穩腳跟,迎接下一波不知是否或何時來襲的巨浪。所謂的「新常態」,充滿變動與不確定,很可能成為焦慮的來源。楊聰財便指出,「計畫趕不上變化」容易造成壓力感,若長期處於不定期的壓力,甚至會影響生理,產生自律神經失調。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蔡涵茵則建議以平常心看待。『(原音)我認為在過去的10年到20年之間,其實還算是一個承平的時代,我們會以為有個錯覺,就是我們每天可以安排10幾、20件的時間,每件事情都可以照schedule進行。應該說人類的進步過程當中,我們把能做事、可以做好多事這件事擴大了非常、非常多,甚至已經到達一個極限,已經過度使用的狀態。所以我覺得疫情的狀態其實是一個反撲跟一個讓我們可以去省思這件事情,我們是不是一直都把所有的時間排太滿。』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蔡涵茵認為,面對不斷變動的時代,應該要讓自己有更好的應變能力。

李介文也特別提醒家長們,相較於成人,孩子更難接受變動,尤其是當具有重要意義的活動,例如畢業旅行或畢業典禮被取消時,必定會感到失落,家長要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情緒,並學著應對、調整。『(原音)我們要先告訴他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失落,爸爸媽媽知道這個東西對你很有意義。你必須要讓孩子把他真實的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馬上就用很理智的方式告訴他沒辦法,現在疫情很嚴重,你還想著玩,你怎麼這樣呢?下一步是讓孩子學到我的情緒或我的需求可以因為環境而有一些折衷,比如說叫幾個朋友在家附近做一個簡單的小旅行,或許可以幫他創造另外一種不同的回憶。』

2年多來,COVID-19已經在全球造成600多萬人死亡,對於心理的無形傷害則是無以量化。這場戰役,至今還不知何時會看到盡頭,當我們在四周架起防禦的同時,也必須鞏固內在的堡壘,如何讓自己的心理更具韌性與彈性,是這個充滿變動的「半臉時代」最嚴酷的考題。

 半臉時代 系列專題 
疫情下的難題‧環境的衝擊
疫情下的難題‧權利的退讓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