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出現信心危機 將進一步拖累經濟

  • 時間:2022-08-05 19:23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CNBC;The Atlantic Council
  • 撰稿編輯:黃啟霖
中國出現信心危機 將進一步拖累經濟
人民幣。 (示意圖/Unsplash/Mitchell Luo)

中國經濟正面臨多種挑戰,包括經濟大幅走緩,難以達成今年的經濟成長目標,消費者不願消費,商家不敢擴張業務,青年失業率創新高,尤其關鍵的房地產業遭遇「停工停貸」亂流,影響尤為深遠。專家指出,中國出現的信心危機,將可能進一步拖累廣泛的經濟。

問題重重 中國浮現信心危機

目前中國的經濟活動出現一種現象:消費者減少消費或不願消費,更傾向多儲蓄;而商家也相當謹慎,不敢任意擴張。這些現象當然與疫情清零政策經常觸發的封鎖有關,更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下滑。而目前中國消費者的信心正在歷史最低點的附近徘徊。

中國經濟出現信心危機,原因非僅一端,在清零政策下,無法預測的疫情斷斷續續觸發封鎖措施,青年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19.3%,加上房產市場引爆的一連串危機,令中國經濟成長目標大幅下修。

經濟成長目標已大幅下修 仍難達標

中國在今年初將全年的經濟成長目標定為5.5%左右,已經創下20年來新低;儘管如此,中國仍然難以達到這個目標。這也將是自從2015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成長首度無法達標。

美國重要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洪川(Hung Tran)指出,中國今年第二季的GDP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只多了0.4%,經濟成長瀕臨停止,並威脅到2022年的成長目標。尤其自從Omicron變異株感染在多座城市死灰復燃,需要重啟封鎖。

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已將中國2022年的成長預估值,下修到3.5%-4.3%之間,而且預計2023年要反彈並不樂觀。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Ding Shuang)向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只有2.5%,如果要達到5.5%的全年目標,下半年成長要達到8%以上,這需要非常強勁的刺激才能達成,而即使達成也較難持續。

房產市場爆危機 影響巨大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兩大問題,除了嚴格的疫情控制措施擾亂生產和消費之外,就以房地產業出現的風險造成的影響最大。

自從恆大集團在2020年爆出債務危機之後,引發房地產企業集體出現違約潮,並導致15個省份100多個建案的購房者聯合拒絕支付貸款,整個危機進一步影響到金融市場。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全球市場研究部門主管蘇巴拉曼(Rob Subbaraman)向路透社表示,中國正面臨信心危機,「許多家庭因為擔心再度封鎖而不願消費,潛在購房者對財務有問題的開發商所推出的預售,已經失去信心。」

渣打銀行的丁爽向CNBC表示,「這個問題如果未妥善處理,將對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包括政府、銀行和家戶等的資產負債表。」丁爽指出,中國房產業的問題,危及穩固經濟的關鍵基礎,也就是「市場信心」。

房產危機擴大 重建信心困難重重

大西洋理事會的洪川指出,可見的成長減緩已經從房地產的損失蔓延到銀行部門,其中多數是中小型的省級銀行。截至目前,損害的程度仍在可控範圍;然而,放緩的成長持續下去,將在更多經濟部門、銀行和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這種模式升高了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風險。

信貸研究機構CreditSights亞太研究部聯席主管桑德拉·周(Sandra Chow,譯音)向CNBC表示,儘管北京已在認真面對房產業的危機,但恆大的危機仍然不太可能很快解決,而且可能根本無法解決。

桑德拉·周指出,儘管中國政府已採取了所有的寬鬆措施,中國房產市場仍陷於困境,資產價值還在持續下跌,對投資人來說,要重建不僅對恆大、更對整個中國房產業的信心,將是漫漫長路。

經濟衰退 習近平的考驗   

許多經濟學家和投資人都把經濟的萎靡不振與習近平的招牌政策掛鉤,從疫情清零到對科技、教育和其他行業的打壓。民營部門的悲觀情緒,正在強化一些知名中國經濟學家的呼聲,要求國家放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學院院長姚洋在7月中旬表示:「我不知道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是否聽到了這些公司的聲音,『他們一直在擾亂經濟,就像翻動煎餅,企業家怎麼能有信心呢?』」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亞洲經濟問題與趨勢研究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則向路透社表示,對習近平的合法性來說,有一個更長期的威脅:「他在共黨總書記任內達成了什麼成就?」上述這些問題將在未來5年中加劇,不過,在今年秋天的黨大會上,他們又能做岀多少改變,前景並不樂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