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2030雙語政策」,金管會鼓勵國內各銀行設置雙語分行。根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本國銀行共有3400多家分支機構,有584家是雙語分行,較2020年底大幅成長239%。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21日)再視察2家示範分行,強調台灣的金融競爭力已經轉變。
政府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金管會在2019年從國內的金融機構挑選出公股銀兆豐銀和外資星展銀在外國人士最多的天母分行做為國內銀行的雙語示範分行,經過3年,39家的本國銀行中,有22家投入雙語分行的建立,全台3400多家的分支機構,已經有584家是雙語分行。金管會、國發會及財政部這幾年,也陸續赴北、中、南等區域,視察包括星展(台灣)、兆豐、中國信託、第一、台北富邦、彰化、玉山、華南等8家商業銀行建置的雙語示範分行。
考量各銀行設置雙語分行的數量、特點及差異性等,金管會今年擇定遠東銀行承德分行及台灣銀行松江分行進行視察。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這兩家銀行的示範分行各具特色,像是遠東銀行鼓勵行員提升外語能力,全行9成以上行員持有英語能力檢定證照,且遠銀的承德分行具永續經營與環境保護概念特色,分行招牌外觀及行內設置多國語言問候標示,也備有多語翻譯機,服務表單全面使用數位化的雙語互動式表單。黃天牧說:『(原音)我們來看雙語分行政策,不是只看到一個分行,或是交易用英文進行,而是文化和競爭力的轉變,包括看到很多公開資訊的雙語化,還有數位通路上的雙語化,還有分行環境上的經營。』
至於國銀龍頭台灣銀行的願景,則是要在2025年達到全球的分行都為雙語分行,以松江分行為例,至今已成立50年,位於外國觀光客聚集、旅行社及貿易公司林立的熱鬧商圈,外幣兌換及外匯存款業務量龐大,為因應客群需求,分行行員提供英、日語金融服務,並設置多種幣別的雙語介面外幣提款機及繳款機,且配合政府政策提供就業金卡相關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