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被忽略的晚明藝壇KOL 故宮推「王世貞」特展

  • 時間:2022-10-05 21:4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被忽略的晚明藝壇KOL   故宮推「王世貞」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5日起推出「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特展,王世貞是晚明才子,但名字卻很少被提及。(擷取自特展網站)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特展,介紹一位被後代人嚴重忽略的藝術史家、點評家王世貞,他被認為極可能是《金瓶梅》作者,也是《本草綱目》催生者、晚明林園評鑑者,故宮希望藉由此次特展,「提正」王世貞應有地位,也期待有關他的更多研究可以就此開展,揭開更多精彩的故事!

王世貞是晚明才子,是當時代文化品味的代表人物,但後來,王世貞名字卻很少被提及,就連有關他的研究也很少,故宮今年年度大展就特別策劃「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特展,介紹王世貞精彩人生,同時呈現晚明文化風華。

藉文筆與史筆  華麗復仇

提到王世貞,就不得不提他與明代嘉靖年代權臣嚴嵩之間的殺父之仇。民間傳言嚴嵩為爭奪王家所藏的〈清明上河圖〉殺害王世貞的父親王忬,為了復仇,王世貞因此寫了《金瓶梅》,影射荒淫無道的嚴嵩父子。故宮書畫文獻處研究員何炎泉:『(原音)嚴嵩想要獲得清明上河圖,王世禎的父親王忬就給了他一本,這種說法很多,有人士就說他知道畫在王家,所以他跟王忬要了這個畫, 王忬就找了一個叫黃彪的摹了一本送給嚴嵩,後來一個湯姓裱工去告密,告密之後嚴嵩就找了機會把他(王世貞)父親給殺了,王世貞跟王世懋他們兄弟倆還貴在嚴府前面跪了好幾天求他原諒他爸爸,可是他還是把他殺了,從此不共戴天之仇,據說他就寫了《金瓶梅》,把嚴嵩搞成大奸臣的形象,這個就很難再翻案了。』

一幅〈清明上河圖〉牽扯出晚明才子王世貞與權臣嚴嵩的殺父之仇故事。圖為〈宋 張擇端 清明易簡圖〉,畫幅上有王世貞、嚴世蕃(嚴嵩的兒子)的假印,推測是明後期偽者,附會這段殺父之仇故事。(江昭倫 攝)

《金瓶梅》傳是王世貞所寫,內容描繪嚴嵩父子荒淫無道,被認為是王世貞以文筆所做的華麗復仇。(江昭倫 攝)

不只如此,嚴嵩被處死之後而有的《鳴鳳記》戲曲,內容清楚揭露嚴嵩父子禍國殃民的事蹟,也被認為是出自王世貞或其門人之手,加上王世貞撰寫的《嘉靖以來首輔傳》,將嚴嵩評為大奸臣,該書後來更成為明史的基礎,永久載入史冊,可說王世貞憑文筆與史筆,終報殺父之仇。

博學全才  晚明藝壇KOL

王世貞也是晚明時期,繼文徵明之後的藝文界領袖人物,不只是藝術史家、收藏家、更是點評家,以現代話來說就是藝壇KOL(關鍵意見領袖)。

一方面他對抗嚴嵩、張居正等當權者,有著行俠仗義形象,另一方面王世貞相當博學,熱衷論述、遊歷、交友、賞鑒等活動,對於造園、書畫、古籍、陶瓷緙繡、珍玩都有涉獵,甚至還找人畫了〈水程圖〉,紀錄從家鄉經大運河進京的圖像紀錄,除了沿途景致,更將原先不曾入畫的行政機關與河道設施都記錄下來,顯見其保留歷史的企圖心,不僅如此,他也自有一套點評機制,這些都讓他成為文化權威代表。

故宮書畫文獻處研究員何炎泉:『(原音)他(王世貞)說「畫」千年絕矣,「書」千二百年絕矣,唯文章更萬古,就是文章永遠都不會消滅,文字永遠不會消滅,所以他相信文字的力量,為什麼他會留下1400多卷的文集,如果說一卷是1萬字,就1千400多萬字。《四庫全書》也說,自有文人以來有留下這個文集的,他是最誇張的一個,至於怎麼來的?不知道,他可能有一個工作團隊之類,反正他就寫了這麼多,而且像這個《藝苑卮言》,是他很年輕就寫,30幾歲就寫了 裡面有詩詞書畫都有,你看完之後就會發現,天啊,這個人學問之淵博遠遠超過⋯因為他裡面提到很多東西然你可能看都沒看過,可是他居然都可以把它羅列在裡面,等於是一本評點、點評的一本書,所以我覺得這個《藝苑卮言》出來之後, 其實就已經確定他在藝壇點評的地位就已經確定。」

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之所以會出現,也與王世貞有很大的關係。何炎泉:『(原音)《本草綱目》大家都知道,李時珍當年寫好之後沒有人要幫他出版,後來他就是想辦法請王世貞推薦幫他寫序,王世貞看了看,我們發現王世貞也學醫學,真的懂,他就跟李時珍說你哪裡寫得不好,他又回去改了多久?改了8年,他終於改好了,王世貞很滿意,就幫他寫序,弇州山人鳳州王世貞拜撰,南京出版商馬上答應幫他出書,還在刻板的時候,李時珍就死了,所以當年王世禎如果沒幫他寫序,有可能啦,還不一定,因為搞不好也有人出版,《本草綱目》有可能就不會留下來,也不會影響現在所謂中國、日本、韓國、台灣,所以你看,大家都認識李時珍,沒人認識王世貞,不是很可惜嗎?』

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之所以會出現,與王世貞有很大的關係。(江昭倫 攝)

另外,包括他認為明代中期最重要的三位書法家即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三家」,該觀點也成為後來書法史上的主流論述,都可看出其深遠影響力。也因為王世貞博古通今形象,讓他宛若成為一種「品牌」,容易獲得信賴與接納,導致許多偽作因此假造他的印章,希望藉其名聲,賣得好價錢。

「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特展是故宮首度以文化史的角度,為一位被忽略了近500年的藝術史家所策劃的展覽,同時帶出王世貞所所處的晚明文化風華,因而有了17件國寶、31件重要文物在這次展覽中展出,包括被譽為「天下第一草」的唐代懷素〈自敘帖〉、典型唐代青綠山水風格〈唐人 明皇幸蜀圖〉、元代趙孟頫的〈鵲華秋色 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宋徽宗詩帖〉,分別於上下檔期限期展出。

懷素〈自敘帖〉曾是嚴嵩所收藏。(江昭倫 攝)

王世貞與同期項元汴都精通書畫鑑賞,此〈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曾為項元汴所收藏。(江昭倫 攝)

故宮強調,他們也是因為要策劃王世貞的特展,才發現他真的是一座礦山,目前展示僅是冰山一角,還等待更多研究與發掘!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