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外交平衡不選邊 印度在烏戰走自己的路

  • 時間:2022-10-06 11:00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State Magazine
  •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外交平衡不選邊 印度在烏戰走自己的路
印度總理莫迪(左)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會議,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在場邊握手,但實際上印度在烏戰中走自己的路,外交平衡不選邊。(印度總理辦公室提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陣營的分裂,在西方盟國與莫斯科集團的抗衡中,印度是一個角力點,各方都想爭取這個戰略關鍵國家的支持。不過,印度至今仍對這場衝突抱持中立立場,堅守自主的外交政策,要在這場牽動全球的戰爭中走自己的路。

為何不譴責俄羅斯?

俄羅斯揮軍烏克蘭的戰爭持續至今,不論是祭出嚴厲制裁的西方國家,或是企圖在制裁中找到破口的莫斯科,都希望拉攏印度加入陣營。但是民主大國印度並未公開譴責俄羅斯,也沒有參與國際制裁的行列。

為什麼印度不譴責俄羅斯?這是新德里受到的質疑。特別是印度身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一員,更加劇承受的壓力。這個由印度、美國、澳洲和日本建立的民主聯盟,旨在抗衡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然而,俄烏衝突也被視為是檢驗民主承諾的試金石,以這個角度來看,印度似乎未能通過考驗。

國防經濟皆是考量

事實上,這個南亞大國不希望傷害和俄國的關係,背後有許多考量。俄羅斯是印度最重要的武器交易商,佔當前國防軍火庫的60%。在印度2018至2021年期間的124億美元武器進口中,俄國就佔了55.1億美元。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re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專家柯蒂斯(Lisa Curtis)說,印度高度依賴俄國的軍事裝備,一旦面對巴基斯坦或中國的軍事威脅時,需要依靠俄羅斯的裝備來保護自己。

印度近年來雖已減少俄國武器的進口,但仍無法完全擺脫依賴,部分原因在於成本。根據State Magazine報導,印度智庫「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專家邱赫瑞(Angshuman Choudhury)說,美國的軍事系統要比俄羅斯貴得多,即使印度想轉向以美國為主的武器交易,在經濟困境下短期也很難實現。

除了國防,印度還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化肥和藥品,特別是自從烏克蘭戰爭以來,俄羅斯已成為印度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由於價格低廉,印度的購買量比去年暴增約10倍。而印度從俄方進口的煤炭也成長4倍。儘管不是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印度仍希望保持貿易路線暢通,以遏制國內飆升的通貨膨脹。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y Board)主席拉加萬(P.S. Raghavan)表示,印度從和俄羅斯打交道中獲得一些好處,這就是他們正在做的事,但這並不意味印度同意莫斯科的一切。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威脅

此外,在邊境和中國劍拔弩張的印度,也擔心這場戰爭正把莫斯科推向北京。專家認為,新德里擔心的是,如果隨著戰爭進展,蒲亭進一步被逼入絕境,俄羅斯可能會更親近中國。特別是印中關係在2020年的拉達克(Ladakh)衝突後持續緊張,導致這兩個擁核國家的邊境緊張一觸即發。

除了中國以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因為克什米爾(Kashmir)的歸屬爭議而多次交戰。聯合國前助理祕書長查克(Ramesh Thakur)就認為,一旦印度失去俄羅斯這個夥伴,可能會陷入俄羅斯和中國以軍事資源支持巴基斯坦的噩夢。

印度立場微妙轉變

因此,印度避免在烏戰中選邊站。不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9月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會面時,說了句「現在不是戰爭的時代」,這是印度至今對這場衝突最明確的表態。印度外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也在隨後跟進,形容烏戰令人憂心、核武升級風險特別令人焦慮。

新德里的轉變,反映出印度關切這場衝突不斷升級所造成的影響。拉加萬表示,印度向來尋求結束對烏克蘭的敵對行動,現在不過是採取更加尖銳的公開立場。這位前駐俄羅斯大使表示,印度和俄羅斯有一定的合作路線,國防是最重要的,但石油也是。他說,「關鍵是,如果我們能買到便宜的能源,我們就買」。

分析家認為,即便印度採取更尖銳的立場,也不會損害與俄國的關係。「觀察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專家烏尼克里希南(Nandan Unnikrishnan)說,印度目前無意與俄羅斯決裂,「這座通往俄羅斯的橋不會很快被摧毀,但橋上的交通可能會減少」。他指的是印度推動軍事進口多樣化、以及促進國內生產的努力。

蘇杰生表示,隨著烏克蘭衝突持續激化,印度常被問到站在哪一邊,他說,「印度堅定的站在和平的一邊」。專家表示,印度的聲明受到美國歡迎,但也沒有引發俄國的負面反應,這對和美俄都有戰略關係的新德里來說,是一種不容易做到的外交平衡。

蘇杰生曾說,印度永遠不會成為結盟體系的一部分,但也必須承擔更大的風險。或許這種外交平衡,正是印度在俄烏衝突中走出的路。

#以上專題由吳寧康編輯,海青青播報,謝謝收聽#、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