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白紙革命/清零成燙手山芋 習近平進退兩難

  • 時間:2022-11-29 12:35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 撰稿編輯:吳寧康
白紙革命/清零成燙手山芋 習近平進退兩難
北京民眾27日齊聚守夜抗議,手拿白紙悼念烏魯木齊大火罹難者。(路透社/達志影像)

路透社今天(29日)報導,分析家表示,中國各地城市這個週末爆發的街頭抗議,是一場反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清零政策的公投,是習近平政治生涯中最強烈的民眾反抗。

中國掀起白紙革命

中國各大主要城市民眾27日走上街頭,以年輕人為主的示威群眾,拿著象徵抗議審查制度的白紙,要求結束對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封鎖措施、以及更大的政治自由。

自從1989年的天安門廣場抗議以來,不曾看過有這麼多中國人冒著被捕和其他後果的風險,為單一議題走上街頭。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專家季北慈(Bates Gill)表示,在習近平掌權的10年來,這是公民對政府政策最公開且最廣泛的憤怒表現。

民眾透過線上的社群媒體、或以大學校園貼文及抗議等其它方式,表達對COVID-19清零政策的不滿,這是習近平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以來最大的國內挑戰。

習近平聲稱,他對帶領中國對抗COVID-19的這場「戰爭」負有個人責任,並表示清零政策有其必要性。

COVID-19疫情爆發近3年,中國表示,其政策並非始終保持零病例,而是在病例出現時「動態」採取行動。

習近平威權難撼動

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和烏魯木齊,都爆發生了人們手持白紙的抗議活動。分析家認為,雖然這些抗議活動令習近平難堪,但要將他推翻還遠遠不及,因為習近平完全掌控了這個政黨、軍隊、安全和宣傳機制。

當部份抗議人士高呼「打倒習近平,打倒與中國共產黨」時,其他大多數人只關心不要封鎖他們的住宅區、或免去頻繁的病毒檢測。

上海政法學院前副教授、如今在智利當評論員的陳道英(Chen Daoyin,音譯)說,一旦達到這些個人利益,大多數人會獲得安撫。

他表示,參與抗議的學生並沒有被高度組織、或受到核心人物領導。

在當年的天安門抗議以及中國當局的鎮壓中,中共領袖內部對於如何處理當時危機、以及中國未來的方向存有歧見。

但如今,習近平才剛在中共二十大鞏固了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的地位,並把他的人馬安排在重要職位上。先前曾表達過不同觀點、或管理作風和他不同的其他領導人則被邊緣化。

身陷清零兩難困境

分析家認為,雖然這種獨裁主義的安排讓習近平更有權勢,但這也會讓他有弱點,正如同這些抗議所暴露出來的那樣。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郭良平(Lance Gore)表示,習近平的身邊都是那些說他愛聽話的人,讓他置身於回聲室(echo chamber),這可能會讓他低估有多少人飽受他的清零政策所苦、或根本就脫離現實。

這波抗議活動已擴大習近平日益加劇的困境:要如何收回一個最初攸關自尊心、但正逐漸演變成大麻煩的政策。

一旦在清零政策上屈從大眾壓力,可能會顯得習近平軟弱,並恐將鼓勵人們在未來想要有所變革時走上街頭。

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同時也是律師的滕彪說,如果習近平放手,將意味著他過去的清零政策已經全然失敗,而且他將必須為此負責,這會讓他丟臉。

分析家表示,屈服並不是習近平的性格。

地方苟且苦了百姓

習近平9月在烏茲別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會議(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高峰會時強調,有必要防止「顏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或反政府抗議活動。他還曾在一場閉門談話中感嘆,蘇聯共產黨垮台,是因為沒有人「夠男人」(man enough)來迎接挑戰。

路透社分析,如果習近平在中國做好準備前,就對COVID-19政策改弦更張,可能會導致廣泛染疫、死亡、以及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的難以承受後果。

但如果他在找到宣布勝利、並降低疫情的方法之前持續厚顏無恥,那麼隨著經濟成長面臨困境,越來越忍無可忍的中國民眾,可能對他發出更多的怒火。

習近平在上個月發佈防疫優化措施「二十條」,試圖將全國的防疫措施標準化,並對人民和經濟更為友善。

但因為習近平並未正式宣佈放棄遏制所有的疫情爆發,因此許多地方當局採取了寧可過於小心也不要冒險犯錯的保險作法,實施比「二十條」規定更嚴格的封鎖和隔離規定。

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專家林和立(Willy Lam)表示,眼前這個階段他們似乎毫無頭緒。「一方面 ,習近平和他的派系似乎都很強大,但在此同時…我們看到這個新政府全然沒有回應」。

相關留言

中國掀「白紙革命」抗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