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 時間:2022-12-01 21:0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台北市文化局《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微電影由侯季然導演拍製,透過〈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以及〈百萬銷售水很深〉兩支主題影片,揭露台灣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 期間台灣流行音樂黃金年代動人的故事。(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台北市文化局今天(1日)舉行《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微電影首映會,透過〈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以及〈百萬銷售水很深〉兩支主題影片,從流行音樂資深從業人員的口述歷史與訪談中,揭露1980年代末到1996年代期間台灣流行音樂輝煌時代背後的動人故事,希望透過這些經驗與故事分享,成為下一代創作者勇闖樂壇的養分。

《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 為黃金年代留下美好篇章

1980、90年代是台灣流行音樂黃金年代,這段歷史一直以來並未有系統的進行紀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則是從2010年開始,啟動「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計畫,迄今已累積採集達239組流行音樂產業幕前與幕後資深從業人士的生命故事,留下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重要發展史料。

今年則找來導演侯季然,利用口述歷史訪談紀錄,重新拍製成《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微電影,並在1日首映〈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以及〈百萬銷售水很深〉兩支主題影片。

〈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敘述自解嚴以後新台語歌曲開始有了新生命力的演變脈絡,並如何影響現在新一代台語流行音樂創作者。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專輯是一個起頭,當時檯面上政府沒有明令禁止,私下卻禁止電台播出,依舊擋不住熱潮,反映當時解嚴後台灣社會氛圍。林強的台語專輯《向前走》,當時文案寫道,甲說:台灣往哪裡走?乙說:向前走!其實已經反映了當時台灣社會氛圍中隱含的本土意識崛起。伍佰的竄起與他在LIVE House整整唱了兩年有關,當時唱片公司還反向操作,反而先勾起媒體對於新興的LIVE HOUSE新現象感到興趣,再進而推薦LIVE HOUSE最紅的就是伍佰,果然成功讓伍佰躍上主流。

林強《向前走》專輯解嚴後發表,在當年掀起的轟動,其實也隱含本土意識崛起。(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新台語歌興起的源頭,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被認為具指標意義。(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百萬銷售水很深〉則是重點介紹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百萬銷售專輯出現時的現象以及幕後每個環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陳淑樺因為一首〈夢醒時分〉讓《跟你說 聽你說》成為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破百萬銷售專輯,唱片行當時還得用麻布袋裝現金,一天可裝新台幣300萬,可見專輯暢銷程度。詞曲創作人李宗盛受訪時則透露,不論是陳淑樺、林憶蓮或莫文蔚,他們其實是他的「演員」,透過他們的歌聲傳達出當時年代都會女性的樣貌。

李宗盛談到,歌手其實是他的「演員」,傳達他想要表達的不同年代間都會女性展現的性格態度。(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江蕙的《酒後的心聲》專輯,則是用當時主流國語包裝手法,匯集一群創作好手齊心打造,讓台語專輯也能跨過濁水溪以北。張學友的《吻別》專輯也創下百萬銷售,且當時因為所屬寶麗金唱片公司屬於國際公司,開始引進IFPI國際銷售認證,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帶來新的衝擊;另一方面,香港歌手在商業包裝上的娛樂性,同樣為華語樂壇帶來新的刺激。

江蕙的《酒後的心聲》專輯在當年創下百萬銷售。(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流行音樂 精準紀錄社會脈動商業藝術

接下《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微電影拍製工作的侯季然導演表示,當初在籌備影片時就一直希望可以找到方式與現代年輕人對話,所以才會訪談美秀集團、滅火器、拍謝少年,談他們如何受到林強、伍佰等人的音樂影響,呼應〈新台語歌繼續向前走〉精神。另外也特別談到,昔日一位百萬張唱片銷售的詞曲創作人所能分得的版稅,換算成今天Youtube點閱率,至少要達到1.7億人次才能有同等的收入,反映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工作者的收入項目也變得不一樣了。

但侯季然最大的感想則是,流行音樂確實是精準紀錄台灣社會脈動的商業藝術形式。侯季然:『(原音)這種流行音樂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精準紀錄時代脈動的藝術形式,或是商業藝術形式事,因為它有這麼多共鳴,譬如書你說〈夢醒時分〉(收錄在《跟你說 聽你說》專輯)賣100萬,或伍佰也賣86萬,林強什麼的,他的作品是能夠獲得大家共鳴也就是他說中這時代人的心聲。譬如說1987年大家在想什麼,可能你從〈夢想時時分〉就會知道那時候女生有什麼樣的趨勢,所以我在做的時候其實會有很深的感觸,就會覺得說一個真正很棒的作品,其實它到最後已經跨業商業藝術,它真的是跟群眾對話,反映時代,反應現實,反映社會。』

身為《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拍攝計畫主持人、也是前滾石唱片副總經理王方谷,1985年加入滾石唱片,正好經歷台灣流行音樂最輝煌的年代,對於一張暢銷專輯如何從無到有,以及如何打造受出歡迎歌手背後的幕後分工相當清楚,他希望能透過這次微電影的拍攝,一方面讓大家了解新台語歌的演變脈絡,一方面也是讓年輕一代音樂工作者理解,雖然時代不同,工具不同,但是想讓藝人紅是一樣的邏輯,台灣流行音樂過去所累積蕾豐富經驗,仍有值得學習借鏡之處。王方谷:『(原音)我們想去表達的是,那時候唱片工業是一個什麼樣的工業內涵,每個環節都有他的貢獻,所以從這幾張唱片裡面,分別去剖析那個時候不管你是企劃端、製作端、藝人或是銷售,或是通路,甚至於設計到印刷,都要去講那個時候到底是什麼狀況,這是我們做〈百萬〉的目的。』

由於兩支影片都僅有僅30分鐘,讓人意猶未盡,也還有許多沒有提到的精彩故事,王方谷就笑說,當時滾石與飛碟打對台時,滾石有「滅飛計畫」,飛碟也有「碎石計畫」,大家都希望靠實力輾壓過對方,屬於良性競爭,但是背後確實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還沒有來得及細說,只能留待以後若還有機會,再娓娓道來。

為了讓更多人一起認識這段台灣流行音樂曾有的美麗文化篇章,《台灣流行音樂備忘錄》未來將會安排直播座談,12月10日、11日與12月17日、18日晚上7點則會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進行露天電影放映,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台灣流行音樂的輝煌時代。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