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信任危機擴大 TikTok會讓美國進入沉浸式淪陷?

  • 時間:2022-12-06 08:4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信任危機擴大 TikTok會讓美國進入沉浸式淪陷?
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在期中選舉後積極推出TikTok(抖音)禁止法案。(路透社/達志影像)

全世界的目光焦點從G20美中兩國元首的歷史性會晤轉回實際層面,從共和黨國會議員在期中選舉後積極推出TikTok(抖音)禁止法案來看,更加證明之前的會面是雙方重建管道平台的過場,實際上仍處於相當激烈的相互對抗之中,尤其是美國政黨間對於中國的壓制力道不會因高層有所互動而鬆動。

過往在川普執政時期推動禁止TikTok時,曾遭民主黨的消極抵制,到拜登上任總統後更撤銷當時川普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另發行政命令應基於證據方法,評估TikTok等社交平台的安全風險。但此次,由共和黨國會議員所發起的禁止法案,連民主黨國會議員也開始持開放態度,認為川普禁止TikTok是正確的決定,共和與民主黨對於TikTok看法的合流,將使未來新一屆國會開始積極運作這項法案。

TikTok對全球與美國影響巨大 美國政府高度警戒

TikTok擄獲全球民眾的比例相當高,在150個國家被廣泛使用,在今(2022)年底用戶數將來到18億,以全球人口即將破80億的情形下,一個App能達到近20億人使用相當可觀。在與中國對抗最劇烈的美國,更是影響力巨大,下載量已達2億,積極用戶亦有1.4億,以人口數三億多的美國而言,也難怪政府會如此緊張,因為這已有近半數的美國民眾都在使用這個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軟體,尤其是這個掌握在中國的互聯網的標竿品牌。事實上,TikTok在設立之際,即被北京字節跳動公司設定要往國際化發展,「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便是該公司所規劃的出海路徑。

美中在鋼索上找尋信任 TikTok讓信任危機持續發酵

在G20時的美中元首會晤,不代表著美中關係的改善,而是彼此許久未有往來的探知。美中間的信任關係不會因幾次的會面、交流而回復,雙方所釋出的善意而常在反覆的政策、法案施作中一再有所增減,就如同美中需要在軍事上相關節制及合作般強烈需要對話,但顯然雙方在合作與對抗是完全區別上、下位及領域,而TikTok就是在不妨礙雙方對話中,美方必須對中國壓制的迫切手段,因為美國對其缺乏信任、也擔憂數據收集,和TikTok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就是美中間信任危機不斷發酵的原因,因為在彼此懷疑對抗中需要找尋鋼索上的信任,實在微乎其微。

美中新冷戰 反讓美中年輕人藉TikTok為出口?

目前美國兩個重要的社交平台,Twitter 及 TikTok,前者為沙烏地阿拉伯部分擁有,後者則被中國完全及部分擁有,這對於美國來說或許是個危險趨勢。以目前美中間的氛圍,在官方在國家層級,屬於強烈的對抗,但在民間領域,尤其在社交軟體部分,則相當蓬勃發展,美國年輕人(12-17歲)每週使用TikTok的比例從2019幾乎沒有,到2020有50%,2021更達到63%,成長速度之快,18-26歲的成年人每日利用TikTok獲取新聞或訊息的比例更高達26%,這讓許多美國政治人物不得不透過這個App宣揚選舉理念,根據資訊這次中期選舉,美國參眾兩院及州長候選人平均有25%擁有其帳戶,可見即便美國官方認為TikTok具有影響國家安全疑慮存在,但仍是各政黨極力爭取選票不能忽視的重要平台。

美國以TikTok威脅國家安全為由 能說服美國人?

中期選後美國國會議員提出法案,試圖比照禁制華為方式處理TikTok,但容易嗎?華為與TikTok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產品,一是實體物,一則是利用網路不斷散佈的使用習慣,當IG、Twitter等美製App無法像TikTok充滿新知、樂趣或便捷使用時,年輕人何能輕易放棄?尤其在民主、共和黨及司法部門對於TikTok的認知,和美國長久來所秉持的自由、民主人權價值,是否得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斷人民的使用自由?值得思考,而這也是美國各黨間將進入內部博弈的表現。新一屆美國國會即將開始,在面對2024選舉到來前,美國官方是否能具體對TikTok博弈出一個可執行共識和民眾能接受的作法,看來是兩黨在應對中國議題的前哨站,個別民主黨議員的溫和態度能否影響白宮及政府部門對於法案的方向,是關鍵所在;又或者,換個想法,與其禁制TikTok,或要求字節跳動出脫TikTok,使其遠離與中國政府的連結,倒不如美國民間企業出資買下它還來得簡單快速?

接下來的時間裡,美國政府尚未積極對TikTok有所行動時,多數美國民眾將可能沈浸在TikTok既了解其危險性又無法戒除的上癮之中,恐怕除了美中的信任危機外,還需克服的是價值問題,這點在自由民主開放的美國社會更加不容易。此外,據披露央視已入股TikTok一個百分點,這對於台灣來說,是近在咫尺的絕大風險,台灣政府及民眾應如何應對,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作者》許慧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