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電影人在台灣:在地化的思考

  • 時間:2022-12-06 12: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萓
香港電影人在台灣:在地化的思考
香港作詞人岑偉宗曾獲得金馬獎,他希望能把作品帶到台灣演出。 (特約記者蕭蔓 攝)

2019 年的一場政治運動後,香港實施國安法,連電影人也備受波及。日前舉行59 屆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發現不少香港電影人缺席,箇中原因不言而喻。

去年曾經出任金馬奬評審的卓男,選擇移民到台灣生活。來台逾一年,她忙得不亦樂乎,除了以顧問形式替羅卓瑤導演的電影作品做策展,影展分別在台北及高雄舉行。此外,她更參與了本屆金馬影展的工作。卓男表示,經過一年了解,發現台灣可以做香港電影回顧的專題放映,因為不少香港電影陪著台灣觀眾長大,她還是有很多空間發展。

卓男在香港從事電影文化工作超過20 年,曾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及電影評論學會、電影雜誌主編等工作。她坦言,離開香港主要為了兒子的教育問題,來台後仍然會兼顧港台兩地的電影文化工作,但為免踩到國安法的紅線,現在需要步步為營。她又以敏感題材紀錄片《理大圍城》為例,說出香港電影工作的困難。

卓男說:『(原音)有些時候我們純粹從電影的角度出發,比方說兩年前,電影評論學會的大獎《理大圍城》,可能對某一些機構或某些人來說,他們是用另一種眼光,覺得你是一種政治取態,你是因為政治取態去選這一部片,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批評很不公平。』

至於參與台灣金馬獎的感受,卓男感覺挺好。她憶述,在評審交流過程中,雖然大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看電影有不同的立場和角度,但大家接受彼此的意見而作出決定。她指出,台灣頗開放地接受移民到此的香港電影工作者,但需要時間互相理解學習,深信幾年後融合性更大。


香港電影文化工作者卓男曾經是金馬奬評審,現已移民台灣。 (照片由卓男提供)

曾經獲得金馬奬的香港作詞人岑偉宗,兩年前以專才移民方式來台灣生活。他因為太太喜歡台灣,而他的藝術工作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不久前他才回到香港,參與其音樂劇作品《大狀王》的宣傳活動,看來他可以愜意地兼顧兩地的工作。

岑偉宗曾經在43 屆金馬獎憑電影《如果愛》的插曲《十字街頭》,獲得最佳電影原創歌曲奬,他也有親自來台出席頒獎禮,台灣對他來說不會陌生。他亦是一位橫跨音樂劇、舞台劇、電影、電視劇及歌曲的作詞人和編劇,他的兩部作品無伴奏音樂劇《大殉情》和《阿飛正轉》曾經在台灣推出,所以這𥚃的文藝圈對他有一定的認識。

目前岑偉宗和太太在新北市過著山居生活,他坦言找房子時,已經構思要佈置得舒適寫意,讓台灣朋友到來談音樂、談藝術,藉此打開溝通之門。現時他跟台灣人有頗多交流,大家也在構思如何合作,他希望把作品《大狀王》變成國語版移師台灣演出,但當中涉及資源等問題要解決,另外,他也要衡量作品如何能夠令台灣觀眾接受。

岑偉宗說:『(原音)我覺得業界及台灣觀眾常常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台灣的觀眾要看跟香港有關的作品?」,我也在想是不是要「在地化」。如果改編要轉移的時候,是其中一個重要考量的東西,所以要挑那一個(作品)出來,要看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在地化」,同時又不失本來的風格。』

其實岑偉宗跟台灣的劇團已經開始合作創作,是一個關於未來的倫理故事,但暫時未能公佈。被問到未來會否在金馬獎再下一城,他謙虛地說,現階段最重要是創作的快樂,以後它會帶來什麼回報,是每一個作品的命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