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產品遭禁 「經濟靠中國」恐得不償失

  • 時間:2022-12-15 23: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台產品遭禁 「經濟靠中國」恐得不償失
中國暫停台灣業者輸入水產品,台灣酒類、飲料也遭禁。圖為台北市大直市場販售水產品攤位。(圖:中央社)

中共海關總署以註冊資訊不完整為由,暫停輸入台灣酒類、飲料、水產品。由於帳面上暫停進口數字多達2,000件以上,不乏台灣名產與知名廠牌,社會輿論一時譁然。然而,這一波中共無預警的禁止作為只是再次證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威脅的疑慮。「經濟靠中國」恐得不償失。

中共依法行事 別有居心

根據國台辦的說法,中共乃「依法行事」。中國於2021年4月就發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強調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適用於所有國家和地區向中國大陸境內出口食品的生產、加工、貯存企業的註冊管理。國台辦發言人甚至強調,註冊訊息不完整、不規範的問題根本不難解決,責任矛頭直指當前台灣中央政府。

只不過,中共強調「依法行事」的理由實在難以令人信服。中共立國的意識形態上,強調法律乃為政治服務,黨比法大早在上世紀就定調。人治的獨裁體制更體現在黨領導經濟,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核心又是政治。因此,中共對台的經濟作為,怎麼可能法大於政治邏輯?

從兩岸關係角度來看,中共從1980年代開始的對台統戰就是立足於「以商圍政」的基礎下來操作。這應該是台灣社會不分朝野與族群都知悉的事情。中共的「以商圍政」利用兩岸交流形塑的「跨海政商關係網絡」,其在台灣搭建而成的「在地協力者網絡」成為西方民主社會不斷警示的「銳實力」標誌。當前,中共單方面推動的對台融合不僅以經濟作為出發,最終境界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政治身分與心靈契合。

國台辦沒說的秘密還包括特別針對台灣產品採行的嚴苛標準,比如相較別國更早的期限限制以及暫停理由的未充分說明。顯然,中共對台的經濟制裁是匯合法律戰、與論戰與心理戰的認知戰。

這一波經濟制裁的作為,反映的乃中共對此次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解讀。中共認定疫情爭議與經濟不利乃選情的大環境主因,台灣執政中央成為怪罪對象。中共進一步詮釋為台灣仍需中國市場。既然民生意義如此不凡,中共祭出的產品禁止清單,不乏重點鎖定執政黨的南部票倉,利用攻擊台灣民生的痛點,誘發民間反政府的輿論與力量。

針對逾件台灣水產遭中國禁止進口一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9日出面說明。(圖:農委會資料照片)

從國際格局來看中共此波的經濟制裁,顯然也是針對台美關係全面深化的反制。從消息引爆的時機點來看,正值輿論聚焦台積電赴美、美國最新友台法案與軍售之際。據此,中共必然積極回應,不僅反制「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的串謀,更是化消日益高漲的國內民族主義的反撲。中共長期以操弄敵視外國的愛國心作為執政正當性的基礎,如今在面對內外發展不順恐引爆社會系統風險的情境下,透過對台強制作為來化消自身人民對共黨的不滿。

認知戰與經濟制裁的匯合

從認知戰的角度來看,中共必然型塑「反台獨」的認知氛圍於台灣內部以及國際社會,以台灣人民要民生、要和平來進一步營造「靠中國」的氛圍,瓦解台美同盟的趨勢與論述:其一,不和平與不發展的根源是台灣執政陣營;其二,美國以自身利益優先,台灣與其交往不可靠,尤其美國也與中國和解;其三,國際社會需要中國,中國是和平發展的貢獻者;其四,中共鼓勵台灣人民到中國發展。

毫無疑問,中共對台的未來操作仍會持續包括此等經濟制裁在內的強制性外交。強制性作為乃中共保證「祖國統一」的憑藉,出手時機與程度端視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的情勢發展。以經濟工具清單來看,中共選擇的標準會是台灣依賴中國市場較深且中國易從台灣以外市場取得的產品或產業。從兩岸貿易結構來看,中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需要,反映台灣其他產業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中國對台經濟制裁的選擇,日漸隨心所欲。若中共對台制裁涉及石化、運輸、機械、紡織等「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產業,恐會重創台灣製造業。

尤其,中國從兩岸民生連結的獲利卻體現在對台威脅之意圖與能力的有增無減。中國長期從台商、台幹、台師、台青、台資等的貢獻,造成從沿海到內陸、城市到鄉村等全面國力的提升。經濟實力養成具體的軍事威脅,「不放棄武力犯台」漸成「武力統一」的主旋律。所以,中共宣傳話術上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重視台灣同胞福祉等字眼,看來顯得諷刺與矛盾。

因此,面對中國持續對台灣技術、人才、資本的虎視耽耽以及養成後的對台生存威脅,台灣社會實應調整思維。業者將本求利,常強調中國與一帶一路市場的重要商機,但不能忽視中國市場的特性:政治壓倒一切、保護主義以及不健全的法治色彩等,「一帶一路」也非相關國的發展萬靈丹,不少國家更重新調整對中政策。日前德國總理蕭茲訪中,雖做足習近平面子,但本人與國內主流聲音都坦承經濟不能依賴中國。德國產業已受中國威脅。如出一轍的情景,也出現在當前不願補登記的不少台灣廠商的顧慮中。畢竟,台灣業界若因逐利而失去立基的價值,不可不稱「得不償失」。

作者》賴榮偉  政大法學博士、大學助理教授、台灣地方發展暨對外交流促進會理事、企業顧問、專欄作家

相關留言

中國再禁台灣產品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