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清零到解封 中國尚未脫離防疫「初級階段」

  • 時間:2022-12-17 19: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從清零到解封 中國尚未脫離防疫「初級階段」
中國防疫鬆綁後,疫情大爆發,長者成為高風險族群。(AFP)

中國歷經近三年嚴厲的封控措施,終於在近期有了解封的動作,原因為何?有論者認為是因為「白紙革命」,迫使習近平面臨十年掌權以來的最大政治危機,不得不改弦更張,突轉一再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路線;也有分析指出是因為強硬防疫措施,導致經濟疲軟不振的狀況更加嚴峻,許多企業被迫停產停工,經濟壓力讓中共不得不讓步。無論理由是什麼,中國防疫大轉彎,已經造成社會問題,鬆綁路線恐怕會讓中共面臨更多挑戰。

結束清零 中國社會不信任感攀升

回顧中共進入二十大之前,全球主要國家都相繼採取「與疫情共存」的防疫路線,習近平強力防堵國內出現不同的聲音,全黨上下無不齊聲以習為核心,堅守「清零」的防疫準則,其實已經不符合國際防疫主流作法。此外,自2020年COVID-19疫情開始肆虐開始,中共的防疫對策與其說是「封控」,還不如說是「由上至下」的政府全控式公衛思維,對比其他國家雖然也是政府主導防疫任務,但建立社會防疫機制的重視,中國相當缺乏。

換句話說,中國的「動態清零」路線,無論從政府強制性的防疫要求,到落實封控及封城的作法,以及防疫規模的動員及組織,甚至是資源分配及供需調節的過程,全部是由政府來主導及推動,說白了,這是標準「強政府、弱社會」的特性,一旦政府作為出現重大調整,那麼社會完全沒有因應能力,而這樣也是中國目前防疫最大的挑戰所在,社會沒有自主防疫的功能,一旦疫情再度爆發,政府還是會強行介入,那麼社會反彈恐怕會更大。

在中共提出「新十條」的新防疫準則之後,如果「鬆綁」是社會主流的思維及期待,那麼應當可以發揮平息社會不滿的作用,「白紙革命」也會迎刃而解;但是,解封的中國社會,卻讓社會人心惶惶,民眾擔憂病毒擴散後,醫療資源分配不足,紛紛搶購醫藥庫存,這已凸顯出「社會對政府」的不信任。可以想像的是,中國民眾恐怕不是僅僅要解除「清零」政策,而是要政府說明接下來的防疫模式,直白的說,就是民眾該如何自主防疫的思維。

圖為9日北京醫院的取藥窗口,民眾大排長龍。(圖:「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推特)

解封後的中國 社會防疫能力不足

事實上,當許多國家已經進入「後防疫」的進階階段,但中國仍停留在「防疫一開始」的初級階段,細看「動態清零」的作法,由政府強迫人民足不出戶,民眾的生活需求,完全由政府來分配,就連疫苗都沒得選,僅能有政府來配發「國產」的疫苗施打,出入境嚴格管制下,多數民眾根本不可能到國外施打「效力好」的疫苗,那麼「解封」後的情況,許多中國民眾根本無法想像,僅有施打「效力低」的疫苗,難以因應病毒擴大傳染的挑戰。

除了社會防疫思維尚未成熟之外,中國醫療資源能力也會是一大問題,特別是沒了「方艙」來集中關押染疫者,以及也不能「封小區大門」來限制民眾群聚,那麼各個醫療院所將面臨與「病毒」直球對決的壓力,先不論中國長久存在的醫病問題,就針對暴增的確診病患數,如何隔離醫治,以及落實到與確診親密接觸者的追蹤,甚至是醫療系統的緊急應變能力,恐怕這會是壓垮中國防疫的關鍵變數,北京近期醫院門外發燒民眾大排長龍的現象,恐怕也會在全國各地上演。


圖為北京市民徹夜在發熱門診排隊候診。(微博)

諷刺的是,曾是為中共喉舌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對於目前北京的疫情表示擔憂,認為這是疫情爆發後,全世界最猛烈的病毒傳播速度。胡錫進的說法,恐怕是過度形容,但也凸顯中國目前的困境,首先,中共放棄「政治防疫」後,猶如讓中國防疫實情表露無遺,長時間的封控根本無助於病毒防堵;其次,「解封」後,中共還沒有「與疫情共存」的完整規劃,社會大眾根本跟不上,最大的問題,恐怕是社會充斥著「躺平防疫」的消極氛圍。

中國社會正進入防疫混沌的狀態,政府目前的防疫只是為了緩解社會反彈的壓力,無論是之前的「動態清零」,或是現行的「解封」,多是政治上的判斷及顧慮,所謂的「科學」都只是「政治防疫」的應聲蟲,所以中國社會開始流傳「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的說法,這樣的氛圍會持續擴大,畢竟中共擅於強壓式的統治思維,擔憂社會「自主意識」會衝擊統治地位,而「解封」後的挑戰更大,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任關係相當脆弱。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中國疫情現毀滅級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