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池上人藝術耕田 訴說水生土長故事

  • 時間:2023-01-23 10:1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池上人藝術耕田  訴說水生土長故事
350位池上在地的居民與十位藝術家一起共創,透過創作訴說他們土生水長的池上生活故事,並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江昭倫 攝)

池上人多年來守護著一畝又一畝稻田,孕育出冠軍米產區,另一方面,隨著池上秋收藝術節等藝文活動的舉辦、駐村藝術家進駐,藝術種子也在鄉親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去年底開始就有約350位池上在地的居民,與十位藝術家一起共創,透過創作訴說他們土生水長的池上生活故事,並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充滿質樸的美感與溫度,令人感動。

今年開春,池上穀倉藝術館推出一檔別開生面的特展:《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由盧銘世擔任策展人,號召10位來自台灣各地藝術家,一起到池上陪伴鄉親長者與孩子們共創共玩,讓他們動手創作出心中池上的美好與生活點滴。

這些鄉親中最小只有3歲,年紀最大80幾歲,通通都參與其中,且不同於過去共創都是以藝術家為主角,這回是真正讓池上鄉親擔任主角。像是藝術家王金生就切割出200多片米粒造型的木板,邀請居民畫出他們對池上的感受,種下心中的米,拼貼出池上不同面向,呼應池上米鄉意象,其中,五洲戲院老闆娘手繪老鷹,神情栩栩如生,宛如出自專業畫家之手,讓人驚艷。池上樂齡繪畫班與藝術家共創的《池上上河圖》則可一窺池上人的生命長河軌跡。

盧銘世則邀請池上鄉親在畫布上畫出他們心中最思念的人,一張張的人像,背後都代表著許多動人的池上故事。藝術家張志聰則帶領萬安國小全校學生,用滾輪在畫布上犁田,用畫筆耕田,並用雙手編織鳥巢,象徵種下種種美好的種籽。尹信方、陳慶夥、王德合等藝術家則帶著福原國小美術班五、六年級學生,打破框架,利用卡點西德貼紙的半透明特性,剪裁出大小不一的長方形,交互重疊,如同池上一畝畝方田,再用噴漆將植物外型若隱若現錯落在方田上,構成一幅幅生機盎然的田野稻浪意象。

盧銘世強調,《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的推出,背後其實是池上鄉民長期守護土地與台灣好基金會扎根多年的成果展現,才能如此水到渠成。盧銘世:『(原音)每個地方都可以這樣嗎?不是,是因為我們有大家三十年前對於這種土地友善耕作這件事,很扎實的過程,大家的生活的部分其實已經得到比較安頓了,接下來十幾年來,台灣好基金會在這裡的深耕,另一階段養分養成,所以它不是突然有個展在這裡,它水到渠成,它水到渠成是經過這麼久的耕耘。』

盧銘世觀察,這次共創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不同年齡層的投入,即便是孩子們都有想要表達的東西,長輩們的表達方式同樣自信又從容,這些都是池上這塊土地給予這些人的養成。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表示,池上穀倉藝術館開館4年多來,7成參觀者主要還是外地人,在地居民進館的人數還有待提升,要如何鼓勵鄉親走進藝術館,就必須創造連結關係,這回邀請鄉親一起創作,從鄉親的視野到藝術家的視野,正好看到了不同面向池上的美與風土民情,又恰好遇上農曆春節,在外的池上人返鄉,相信能帶動更多池上人走進池上穀倉藝術館,再次欣賞池上的美以及充滿溫度的人情,更具意義。

《質樸的美感-池上人水生土長藝術共創展》即日起展出自4月9日。


藝術家邀請池上居民畫出他們對池上的感受,種下心中的米,拼貼出池上不同面向。(江昭倫 攝)


池上樂齡繪畫班與藝術家共創《池上上河圖》,呈現質樸池上人生命長河軌跡。(江昭倫 攝)


小朋友心中的池上稻田意象,充滿童趣。(江昭倫 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