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從解除清零到經濟復甦 中國對2023世局的影響

  • 時間:2023-01-24 06: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從解除清零到經濟復甦 中國對2023世局的影響
在中國農曆新年的春運高峰期間,預計將有數億人從大城市返鄉。(路透社/達志影像)

在經歷了動盪、充滿挑戰的一年之後,中國帶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進入2023年。在解除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封鎖政策後,中國可能有望在今年看到疫情隧道盡頭的曙光。不過疫情仍嚴峻、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國際孤立未完全化解。這些中國的內憂外患,也將會影響2023年世界趨勢。

清零結束 期待生活恢復正常

中國在去年底突然、而且準備不足的退出堅持逾3年的清零政策所引發的混亂,延續至新的一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感染潮。

但意外的重新開放也為許多人帶來了一線希望,在經歷了3年的嚴格限制和自我的全球孤立後,隨著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一起學習與病毒共存,中國的生活可能最終會恢復正常。

在全國範圍爆發了「白紙革命」抗議活動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標誌的「動態清零」政策在去年底突然戲劇性的結束了。在部份地方,還罕見的出現要求習近平和共產黨「下臺」的聲音。這些抗議活動或許已經結束,但人們的挫折感尚未消散。中國經濟復甦之路仍將是漫長且複雜的。

新冠病毒傳播 恐有更多感染

在新的一年,中國面臨的最緊迫和最艱巨的任務是,如何應對其拙劣退出清零政策的後果。突然解封導致病例激增,而且當局幾乎沒有做好應對龐大患者和死亡人數激增的準備。

中國脆弱的衛生體系疲於奔命:發燒和感冒藥很難找到,醫院不堪重負,醫生和護士短缺,火葬場則努力應付不斷送來的遺體。

專家警告,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雖然像北京這些主要大都市可能已經看到了疫情的高峰,但較不發達城市和廣闊的農村腹地,仍將面臨更多的感染。


中國農村醫療匱乏,患者坐路邊吊點滴。(圖:微博)

在中國最重要的家庭團聚節日農曆新年,將有數億人從大城市返鄉過年,預料將把病毒帶到疫苗接種率較低、醫療資源更加稀缺的脆弱農村。

經濟壓力大 預期第二季復甦

過去嚴格的防疫限制使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步,打亂了供應鏈、損害國際企業,也傷害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

中國經濟成長的任何回升,都將為依賴中國需求的經濟體提供重要的動力,將有更多的國際旅行和生產活動。但需求上升也將推高能源和原料價格,為全球通貨膨脹帶來上行壓力。

資深主權分析師莊波(Bo Zhuang,音譯)表示,「短期來看,我認為中國經濟可能會帶來混亂,而不是進步,原因很簡單:中國在應對COVID-19疫情方面準備不足」。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預期,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第一季萎縮0.8%,然後在第二季反彈。

其他專家也預計,經濟將在3月後復甦。滙豐銀行(HSBC)經濟學家預估,中國第一季將萎縮0.5%,但2023年全年將成長5%。

重新對世界開放

一些國家對中國旅客回歸已經展開雙臂。但有些國家則較為謹慎,要求提出病毒檢測證明。

隨著中國擺脫自我孤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國是否能夠修復聲譽以及與西方的關係。

針對COVID-19病毒起源、貿易、領土主張、北京人權記錄,以及與發動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密切關係等問題,導致中國與西方及鄰國的關係惡化。面對面的高層外交,以及政策顧問、商業團體和民眾之間的交流都遭到了凍結。

習近平去年底出席20國集團(G20)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表示願意修復與美國及其盟國的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G20峰會,積極與各國對話也入境隨俗未戴口罩。(翻攝加拿大CBC資料畫面)

如今,溝通管道重新開放,更多高層交流正在籌備中。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以及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年都有訪問北京的計畫。

力挺俄羅斯 與西方關係難改善

儘管準備恢復與西方關係,但習近平也明確宣示,將遏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此外,他對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解決根本分歧、拋棄日益激烈的競爭,也不抱任何幻想。

在新的一年,緊張局勢可能會再次在台灣、技術圍堵以及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等問題上爆發。

去年底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舉行虛擬會議,表示中國「準備與俄羅斯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

北京長期以來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反而是譴責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並支持克里姆林宮的觀點,批評美國和北約組織(NATO)對衝突的立場。

近幾個月來,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遭受羞辱式的軍事挫敗,中國官方媒體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已收斂了親俄言論。

但很少有專家認為,中國會與俄羅斯保持距離,兩國的相互依賴和地緣政治聯盟仍然強大,包括他們對「新世界秩序」的共同願景。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China Program)主任孫雲(Yun Sun)表示,「烏克蘭戰爭在過去一年裡為中國帶來麻煩,並影響中國在歐洲的利益。但損害還沒大到會讓中國放棄俄羅斯」。

 延伸閱讀 
· 左右輿論 中國擴大控制海外華文媒體
· 從王毅到秦剛 中國戰狼外交2.0換湯不換藥
· 拜習會促緊張降溫 美中關係2023年走向何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