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香港雜記】香港90年代的童年生活 (14) – 籃球篇(4)

  • 時間:2023-01-31 18:5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香港雜記】香港90年代的童年生活 (14) – 籃球篇(4)
香港街場籃球規矩是勝出的隊伍可以留在場上,繼續接受下一隊球隊的挑戰。(示意圖/中央社)

香港街場籃球規矩是勝出的隊伍可以留在場上,繼續接受下一隊球隊的挑戰,初初打球的我跟朋友通常會在晚上7點到球場,就算打到10點也只是鬥了三、四場牛,其餘時間都在「冷板凳 ( 場邊給球員休息的座位,常常坐在後備席的球員會被眨稱為板凳球員 )」。除了因為我們太弱之外,那時候在我們學校那個球場也是人山人海的,黃金時期晚上在一個正規球場可以塞到70人以上,以半場3對3鬥牛來算,平均單邊球場就有11-12隊在輪候,假設一場鬥牛平均需要7分鐘,輸掉一場鬥牛就要等70多80分鐘才可以再打一場。所以那時候每當有機會下場,我們都會非常拼命的打,不斷的走動、衝刺、跳搶籃板,但其實這樣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身體太過繃緊,令到投球的手感變差,命中率下降,之後只能一直靠切入上籃的方式得分。由於進攻的套路變得單調,結果就很容易被看穿,以致更容易輸掉比賽 ; 相反,本身就在場上的勝出隊伍,他們已經打過一、兩場以上,有充足暖身和投球手感,以至跟隊友有一定的合拍度,跟下一隊比賽就變得更有優勢,除非他們連續打了太多場次體力不足,否則贏的隊伍是比挑戰隊伍更有優勢的。

隨著球技和體格的增長,我跟朋友們從「冷板凳 」常客,漸漸變成在球場上被挑戰的隊伍。有時跟比我們年輕的球友鬥牛,會發現原來打球的文化也有些世代差異,例如年輕的球友的犯規標準比我這一輩的更低。在我剛開始打球的時候,我們比較強調「身體對抗」,就是多利用身體去佔領空間,得到有利的空間就更容易得分或防守。有時候在球場上遇到來自中國的球友,那種用「身體對抗」的打球方式就更明顯,他們的馬步都非常穩健且有力量,尤其是在卡位搶籃板球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彷彿貶間變了一道銅牆鐵壁,我只能期待球會砸到框再彈到遠離籃底的地方 ; 在打擋拆戰術時 ( 一個切入時,隊友用身體把防守者阻擋住 ) ,他們也可以完美的把對方隔擋開,協助隊友清空切入路徑 ; 我在切入的時候會一隻手抱緊球,令一手去擋開對手的抄球,以上都是我那一輩習慣的打球對抗模式,也不太會因身體碰撞而叫犯規。

到跟一些年輕3-5年的球友打球時,就會發現他們打球的時候更強調「遠距射球」,也比較不習慣進行身體對抗,通常他們會更常在三分線附近的地方出手,避免在禁區裡對抗,而切入到禁區時,也會因輕微的身體碰撞而叫犯規。初時會叫一些老球友不知所措,甚至會因此引起衝突,後來大家好像也習慣新世代的鬥球文化,也慢慢變得不太身體對抗,也紛紛跑到外線射三分球。有時候在看NBA比賽或籃球討論區裡面,也會看到不同年代的球迷說,那一個年代的球賽比較好看,或是看籃球一代不如一代之類的。作為不青不老的中間世代的我,會覺得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特色,有些風格和人可能是因為再無法親眼看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過去也常常給人一種比較美好的感覺。在這些濾鏡下看,可能會覺得現代的東西比較沒有那麼可貴,畢竟它還在進行式,隨手可得,但再過個5-10年,可能現代的東西又會變得珍貴起來,所以沒必要去討論新舊世代的差異,就學會以當下的感覺去欣賞比賽就是了。(待續)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