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反擊中國脅迫外交 澳智庫:韌性拒絕和懲罰

  • 時間:2023-03-01 12: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明娟
反擊中國脅迫外交 澳智庫:韌性拒絕和懲罰
反擊中國脅迫外交,澳智庫:韌性拒絕和懲罰 。示意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澳洲國防戰略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日前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越來越頻繁使用「經濟和非經濟脅迫手段」。自2020年以來,至少有19國政府受到威脅,以達到其「仍廣受國際歡迎,重塑對其有利的全球秩序」的目標。

中國脅迫外交 澳洲為首要目標

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日前發表報告指出,中國越來越使用一系列經濟和非經濟工具,來懲罰、影響和恫嚇外國政府。脅迫行動已成為中國工具箱中的一個關鍵部分,在國際爭端中採取了更加自信的立場,並尋求重塑有利於自己的全球秩序。

這份名為「反擊中國脅迫外交:首要為經濟安全、主權和基於規則的秩序」(Countering China's coercive diplomacy: prioritising economic security, sovereignty and the rules-based order)的報告指出,中國使用脅迫性外交手段在2020年達到高峰。過去3年來,至少對19個國家使用脅迫性手段。貿易限制佔多數,其次是國家發出的威脅。這些脅迫策略被用於人權、國家安全和外交關係方面的爭端。

ASPI的報告檢視2020年至2022年間73起中國脅迫行徑。其中21起針對澳洲,11起針對立陶宛,8起針對台灣;這些脅迫行徑有40%是貿易限制。以地區來說,最常針對歐洲,達35起、佔47%。

濫用貿易優勢 挑動民族主義情緒

報告揭示,中共的脅迫性外交涉及一系列方法,包括對外國貿易、投資、旅遊實施限制;利用民族主義情緒開展抵制外國的活動;利用人質外交,對外國公民任意起訴、拘留和處決,藉以脅迫外國政府;利用網路攻擊,迫使對手採取通常不會採取的行動等。

報告指出,這些手段反映出中國濫用其全球貿易勢力、官方媒體,以及戰狼外交。

澳洲是最受中國威逼的國家之一。2020年,澳洲政府堅持調查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病毒起源,遭到北京當局一系列報復,包括禁止或限制進口澳洲煤炭、牛肉、大麥、龍蝦、葡萄酒等商品。

立陶宛則是第二大受害國,因為在國內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遭到中國脅迫和報復。

台灣則是最常引發中國採用脅迫手段的「核心利益」,其他原因包括中國處理COVID-19疫情、新疆和香港問題等。

建立韌性 反擊中國脅迫

報告指出,中國的脅迫在影響目標政府的政策方面,取得了好壞參半的成功。大多數政府立場堅定,有些則屈服了。但不可否認的,這些策略正在損害某些企業,挑戰主權決策,並削弱經濟安全。

中國的脅迫策略也破壞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對目睹中國的脅迫而不想成為未來目標的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團體,產生了威懾作用。這意味著決策者擔心受到懲罰,因而未能在保護關鍵利益,挺身捍衛人權或在重要區域和國際問題上與其他國家採取一致立場。

對於中國的脅迫外交,報告認為,各國政府必須奉行威懾戰略,藉由降低自覺利益和增加成本,來改變中國的思維。該戰略應具備韌性、拒絕和懲罰3個基礎,並透過國家、小型和多邊渠道來執行。

建立韌性對於對抗脅迫至關重要,但僅靠各別國家不太可能戰勝強大的侵略者,因此志同道合的夥伴和多邊機構共同努力是必要的,就問題的性質達成一致,致力於相互協助、共享訊息,並制定可能的反制措施,以應對中國的脅迫。

避免各個擊破 團結合作至關重要

舉例而言,美國聯邦眾議員已在2月23日提出「2023年反經濟脅迫法案」(Countering Economic Coercion Act of 2023),目的是為面臨中國經濟脅迫的夥伴國家和盟邦,提供快速的經濟支持,並對中國的行為究責。

提案中指出,「中國一再對美國的盟友和夥伴使用經濟脅迫來制定他們的政策,或對北京不喜歡的主權國家實施報復」,「中國的做法不僅損害美國盟邦和朋友的主權及經濟,也直接損害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北京的行徑與基於規則的體系背道而馳,而這個體系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是經濟繁榮的基石」。

2023年反經濟脅迫法將為美國總統提供新的權力,以迅速因應這些惡意活動,並提供工具支持受經濟脅迫的美國盟友和夥伴,例如尋求國會撥款以支持對外援助、加快出口許可審批和監管程序以促進與受影響外國夥伴的貿易,以及降低美國從外國夥伴進口的商品關稅等。

ASPI的報告提出24項政策建議,呼籲民主國家相互協助應對脅迫,反制中共,包括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努力改革世界貿易組織(WTO)等。

報告指出,志同道合夥伴之間的團結合作至關重要,有助於各國克服權力差異和中國的各個擊破。今年日本擔任七國集團(G7)主席國,為在2023年推進此類合作,提供了重要機會。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