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德國阻擋禁售油車立法 歐盟邁入全面電動車時代生變

  • 時間:2023-03-09 14:00
  • 新聞引據:採訪、美聯社、Politico Europe、Eurotv
  • 撰稿編輯:張雅涵
德國阻擋禁售油車立法 歐盟邁入全面電動車時代生變
歐盟計劃在2035年前停止銷售新汽柴油車,不過,原先預計毫無爭議的法案,卻因為德國轉變立場,帶動歐洲其他仰賴汽車產業的國家揚言抵制而進度停滯。(示意圖/AFP)

歐盟計劃在2035年全面禁止銷售新出廠的燃油車,不過在立法最後關頭卻遭到汽車強國德國的阻擋,為歐盟的電動車轉型進度帶來變數。

德國阻擋 歐盟新油車禁令立法受阻

歐盟計劃在2035年前停止銷售新汽柴油車,不過,這項原本預計應會毫無爭議地完成最終立法程序的歷史性法案,卻因為德國轉變立場,帶動歐洲其他仰賴汽車產業的國家揚言抵制而進度停滯,為歐盟加速開啟全面電動車時代,投下變數,恐將衝擊要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氣候目標。

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為了減少碳排放量,歐盟正加速讓成員國往電動汽車過渡。目前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佔歐盟碳排總量的15%。

歐盟新法要求,汽車製造商最終須將新車碳排放量減少100%。實際上意味著,歐盟國家從2035年起將無法販售新的化石燃料動力汽車。這項法案已獲得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和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成員國的批准,只待歐盟部長們蓋章和最後的例行立法程序。

各界先前普遍預計這項立法已成定局,不過歐洲第一大經濟體、汽車產業大國德國卻在2月底阻擋這項立法,讓歐盟大感頭痛。Politico歐洲版報導指出,德國為了保護其汽車業免受到棄用內燃機汽車的痛苦改變,因而罕見地在歐盟的立法程序到最後關頭時,封鎖這項將內燃機動力汽車宣判死刑的新法案。

德提豁免條款 為內燃機引擎車爭取明天 

德國等一些國家要求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案,將燃燒一種合成燃料「E燃料(e-fuel)」的汽車列入豁免條款,以避免一口氣全面禁止使用內燃機引擎的新車。

「E燃料」是使用再生能源或碳捕捉技術生產的合成液體燃料,理論上可以抵銷燃燒時產生的碳排放,這項技術仍在開發中,以讓改良的內燃機汽車使用。不過有些環保人士認為,這種合成燃料不夠環保。

德國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表示,由於歐盟執委會未做出提案,因此柏林不會支持2035的油車禁令大限。

不僅是德國,義大利也揚言反對。波蘭和保加利亞也已對禁止汽油車的立法表達不滿。這4個國家約佔歐盟人口的42%,若他們聯手反對,將輕鬆超過阻擋立法所需的35%門檻。

歐盟的禁令將迫使汽車產業這個歐洲大陸最大的工業全面轉向電動汽車。若新法加入豁免條款,或者把減少新車100%碳排放量的目標調降,則將讓汽車製造商繼續生產內燃機汽車,對德國和義大利等傳統汽車強國來說至關重要。

環保合成燃料VS電池 

美聯社報導,批評人士說,最適合家用車的環保動力方式仍是電池,只有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像是長途飛行的飛機,才不得已退而使用成本更昂貴的合成燃料。

環境組織綠色和平(Green Peace)德國辦公室氣候專案主任史蒂芬(Benjamin Stephan)表示,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消耗相同的電力下,電池驅動的汽車可行駛的距離是燃燒「E燃料」汽車的5倍。

他補充說,「這種低效率且昂貴的燃料不會對汽車發揮作用,尤其是2035年後生產的新車」,並強調,德國汽車產業專注於投資電動汽車轉型是最好的選擇。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歐盟正加速讓成員國往電動汽車過渡。 (示意圖/Unsplash)

全面擁抱電動車 歐洲現質疑聲音

歐盟努力要終結歐洲大陸路上的油車,但歐洲準備好邁向電動車時代了嗎?

近來出現更多警告的聲音,無論是歐洲的工業還是公眾似乎還沒準備好迎接如此巨大的轉變。

歐洲議會中的中右翼政黨「歐洲人民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 Group)表示,該法可能導致人們在禁止燃油新車銷售後,駕駛舊的內燃機汽車,因為他們負擔不起購買電動汽車。

該黨德國籍議員吉西克(Jens Gieseke)認為,由於能源和電價成本飆升,電動汽車更便宜的說法已「不成立」。另一個反對這項新法的理由是,電動車的電池不是在歐盟境內生產。

中國電動車成本優勢 歐洲嚴陣以對

另一方面,歐盟推行這項新法,為歐洲汽車製造商提供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讓生產可轉向零排放的電動車,意在刺激投資來對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競爭。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警告,歐洲的汽車業需儘快做好準備,尤其是中國從去年到今年年底,預計將向國際市場推出80多款新型電動汽車。

堤孟思說,「這都是好車。但這些汽車將越來越便宜,我們需要與之競爭。 我們不想把這個必要的產業拱手讓給外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