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外交走向 和平締造者或侵略性依舊?

  • 時間:2023-03-21 11:0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明娟
中國外交走向 和平締造者或侵略性依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0日前往俄羅斯進行訪問,意圖在烏克蘭戰爭中發揮調停作用,營造「和平使者」的形象。國際媒體密切關注中國所宣稱的這場和平之旅,窺探其外交路線將趨於溫和或激進如昔。

自詡和平力量 爭議行動不減

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持續1年多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邀訪了他在國際上「最好的朋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國是訪問。俄羅斯希望能獲得中國的武器、彈藥、高科技產品援助。中國外交部則宣稱,習近平此行是為了「和平」而去,勸和促談。

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習近平將自已置身於俄烏戰爭的中心位置,是要證明中國有能力讓西方國家擺不平的持久戰降溫,甚至停止。

北京將自己塑造成全球和平的力量,但這一形象與習近平採取的專斷和粗暴外交政策形成對比。

中國的空軍和海軍在東海和南海爭議的挑釁行動不斷加大,對澳洲、立陶宛和南韓等國家實施經濟脅迫,其戰狼外交官侮辱外國領導人、從國際會議中退席,發佈煽動性的媒體新聞稿和社群媒體貼文,仍屢見不鮮。

外交進入新階段 主和或主戰

澳洲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指出,隨著中國擺脫長期的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封鎖,以及去年共產黨領導層的更迭,中國的外交政策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專家認為,中國外交政策可能遵循的路徑有兩種。

第一種是,中國將緩和對世界的態度,以便能夠專注於國內經濟事務。中國正經歷自197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經濟成長率,房地產、銀行和高科技部門存在問題。在世界各地挑起戰鬥,是毫無道理的。

第二個路徑則是,更大膽的習近平將加倍強調中國的自信,並善加利用美國正被烏克蘭戰爭分心以及致力實現國內政治團結的時機。

專注經濟 緩和外交路線

認為中國將採和緩路線的人,舉出許多證據,例如任命秦剛為外交部長。

中國前駐美國大使秦剛被認為是一位務實的人。雖然與習近平關係密切,但秦剛已公開談到了與美國接觸的必要性。

此外,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是中國最引人注目的戰狼之一,遭到降職被解讀為北京希望恢復更加謹慎的外交方式。

北京也試圖改善與一些國家的低迷關係,包括與澳洲的關係解凍。

雖然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以投資者、貿易商和支持發展者的身份影響國際事務,但最近把自己塑造成能夠促進世界和平的全球領導者。

中國最近促成中東宿敵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和解,就是一個凸出的例子。中國現在也想把自已打造成烏克蘭和平的締造者,儘管提出的和平方案有明顯的親俄元素,也被一些人視為無誠意。

繼續專斷 戰狼仍在

仍然相信中國是世界上一股顛覆力量的人,也點出了一些證據。

首先,儘管秦剛有不錯的聲譽,但他在上任後的第一次記者會已清楚表明,雖然戰狼的不謹慎語言已經消失,但面對那些試圖遏制中國影響力的人,他仍保持鋼鐵般的決心,要推進中國的利益。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希望重塑世界,使其更符合自己的利益。這意味著必須降低美國及其盟友在亞洲,以及在全球層面的力量和影響力。

然而,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美國對中國越來越敵對的態度,這個立場的複雜度增加。

越來越明顯的是,蒲亭在入侵烏克蘭前,並沒有告訴習近平全部的戰爭計畫內容。因此戰爭造成的問題,也與中國無關。

然而,隨著戰爭的拖延,北京選擇「傾向」俄羅斯。這兩個威權國家都希望削弱西方的全球影響力。總的來說,習近平似乎已經判斷,支持俄羅斯將推動實現這個目標。

但中國也不想付出太高的經濟代價。由於對經濟成長的需要以及更廣泛的改革雄心,中國至今仍大致謹慎的遵守國際對俄羅斯的制裁。

北京會選擇哪個路徑?

習近平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美國會盡其所能的限制中國展現其潛在的能力。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延續了前總統川普政府對中國的大部分強硬立場,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嚴厲,例如「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這促使北京做出同樣的回應,也認為拜登在美中關係中豎起所謂外交「護欄」的努力,缺乏誠意。

中國將走哪條路?到目前為止,仍不明朗。

「對話」指出,2023年,世界可能會在一開始看到一個比以前更加溫和,但之後卻更加鷹派的中國。

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大國,面對著一個他意圖改變的複雜國際環境。中國將從所犯的失誤中吸取了教訓。與此同時,中國仍然希望與世界做生意並建立夥伴關係,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朋友和敵人。

如果習近平的烏克蘭和平策略繼續,國際將無法期待衝突很快得到解決。因為這不是中國的目標。中國希望減少戰爭的國際後果,但卻可以提高其全球地位,同時削弱西方的影響力。

這個長期目標在短期內,不會消失。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