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消失的定價機制/那些被「黑」走的蛋價差

  • 時間:2023-03-21 16:0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消失的定價機制/那些被「黑」走的蛋價差

受產地雞蛋減產影響,台灣的蛋雞業者、蛋商以及運銷商所組成的「蛋價評議委員會」,宣布從3月6日開始,再調漲國內雞蛋批發價,每台斤來到新台幣55元的歷史新高。由於過往從批發價到零售價,每台斤就只有1、2元的價差,但民眾到蛋行或是傳統市場採買的價格,每台斤喊價至75至95元,公版定價淪為參考,黑市價格主導市場,消費者都得被迫買單。

雞蛋缺 蛋行老闆無蛋可賣只好歇業

『(原音)請問今天有蛋嗎?今天還沒有。(記者問:要什麼時候?)不知道呀,要看蛋何時增量,現在每天都在減少中,都更少。』『(原音)目前缺貨。(記者問:現在蛋都沒有送過來?)有送過來,但是不夠分。可以訂嗎?你1個月後再打來問看看。我們沒有貨,連賣都不敢賣。』3月10日,記者打電話至2家在新北市永和區的蛋行,蛋行老闆無奈,想賣蛋卻無蛋可賣,乾脆關門休息。在蛋行老闆的介紹下,記者找了另一家貨源較為充足的蛋行,一台斤要價85元。『(原音)(請問有蛋嗎?)有。請問目前1斤多少錢?85元。』

缺蛋問題從2022年1月開始在台灣上演。根據農委會從2022年3月開始統計的雞蛋產銷資訊顯示,雞蛋當時每週平均每天的生產量掉到只剩10萬7,000箱,如果和過往平均每天的需求量11萬7, 000箱至12萬箱相比,雞蛋每天日缺200萬顆至260萬顆,被媒體形容為「蛋荒」。當時農委會表示,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禽流感、飼料價格飆漲以及南部日夜溫差大,雞隻產蛋率下降所導致。

缺蛋因素連2年重演 消費者恐慌心態加劇 

所幸去年3月下旬之後,天氣逐漸暖和,產蛋率增加,雞蛋平均每天生產量逐步提高,並且在去年12月中旬達到12萬2千箱的高峰,但之後天氣逐漸變冷,再加上禽流感疫情,產蛋率又開始急速下滑,今年1月下旬農曆過年前摜破11萬7千箱的安全水位後,持續往下掉,到了2月下旬只剩11萬2千箱,且產量沒有回升,3月上旬再降至11萬1千箱的水位。換句話說,在台灣國內市面上的缺蛋量又回升到120萬顆,只是缺口不像去年超過200萬顆,但相似的缺蛋因素又重演。

雞蛋每日生產量
根據農委會從2022年3月開始統計的雞蛋產銷資訊顯示,國內雞蛋生產量在今年(2023年)又跌破安全水位,只剩11萬1千箱。

由於產地雞蛋減產,台灣的蛋雞業者、蛋商以及運銷商所組成的「蛋價評議委員會」,宣布從今年(2023年)3月6日開始,再調漲國內雞蛋批發價,每台斤來到新台幣55元的歷史新高。只是蛋價一調升,再度引發民眾恐慌,擔心去年「蛋荒」重演,大台北消費地,不僅賣場盒裝蛋又上演搶購的缺貨情況,就連傳統市場的雞蛋攤商也已經好多天沒有營業了。這家在蛋攤旁賣甜點的商家說:『(原音)它(蛋攤)現在真的都沒有蛋。每次來都被搶光,馬上就被搶光了。他最早六點就來到這裏了,賣完就收了。(記者問:所以差不多六點就要來買?)答:對。』來到連鎖便利店, 普通的常溫蛋每天配送量減至只有1盒,而且一上架就有民眾買走。店員說:『(原音)現在只配送1盒,很快就會賣完了。只送1盒,因為全省要分配,不是我們只願意訂1盒,因為他們只願意送1盒。昨天有個大姐剛好來,就買走了。普通的蛋79元而已,沒有漲價,都是一直79元,10顆。』

全聯等連鎖超市或是便利店,即便「蛋價評議委員會」調漲批發價,但因為和供貨商早有簽約,所以販售價格一樣,只是民眾想要購買,卻常因為貨源不足撲空。不過,過去賣得比超商或是便利店還要便宜的蛋行,品質相似的一般白殼雞蛋,價格卻水漲船高,平均1顆來到8至12元,引發民眾在即時通訊平台LINE的群組上議論。


過去賣得比超商或是便利店還要便宜的蛋行,品質相似的一般白殼雞蛋,價格水漲船高,平均1顆來到10至12元,引發民眾在即時通訊平台LINE的群組上議論。(截自LINE群組)

雞蛋為民生必需品 漲價消費者仍得買單

蛋行內,這位年輕的媽媽,平常日得上班,沒有時間到超市或是便利店排隊搶蛋,在朋友的介紹下,這天(2023年3月9日)她來到蛋行,買了1斤75元的雞蛋。即便價格遠超過以往,但因為有需求,還是得購買。『(原音)(記者:你常過來買嗎?)我是第一次。(記者:怎會知道要來這裏買?)我住這附近,有看到他們這邊有,所以就來問看看,因為下班比較晚,都買不到雞蛋。(記者:雞蛋價格你多少可以接受?)好像也沒有能不能接受這件事情。漲價了,還是只能買,因為還是要吃呀。』


受缺蛋影響,過往便利商店在早上7時多可看到的滿鍋茶葉蛋,如今只剩零星幾顆。(圖/陳林幸虹 攝)

台灣國內的雞蛋產銷價格,是透過「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也就是農委會簡稱的「蛋價評議委員會」,由產銷雙方共同研商產銷資訊後,協議雞蛋定價。成員包括中央畜產會、養雞協會、蛋雞業者、蛋商、合作社、加工業者、運銷商及學者專家等代表,共20多位,完整涵蓋蛋雞產業鏈各環節人士。「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在民國1997年(民國86年)成立,之後主導國內雞蛋批發和產地價格近30年。

「蛋價評議委員會」宣布從3月6日開始,再調漲國內雞蛋批發價,每台斤來到新台幣55元,產地價則依照機制扣除運銷等費用共9.5元來到45.5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養雞協會副理事長黃清和指出,以市場過去運作的機制,產地價再加11元,就是零售價格。黃清和說:『(原音)因為有好幾層,算起來,零售到產地,差不多有11元的差距。因為有大盤、中盤、小盤和零售,有好幾層。』

換句話說,以現在產地價每台斤45.5元計算,零售商會拿到約56.5元,但民眾向蛋行或是傳統市場採買的價格,已經喊價至75至95元。也就是說,在缺蛋的情況下,每台斤零售價硬是被多喊出了18至38元的價差,間接轉嫁給消費者。


擔心買不到雞蛋,民眾在台北市內湖區農會前大排長龍就為了買一盒品牌蛋。(圖/民眾提供)

黃清和表示,缺蛋之後,市場確實出現兩種價格,一是「蛋價評議委員會」的定價,另一種則是蛋商和蛋農私下喊價的「黑市」價格。黃清和說:『(原音)應該就是說蛋商有去跟人家簽約,還是要交給學校或是機關,但他(蛋商)沒有蛋,他就是出來買,他會加價去買。就是有一些不肖的商人,還有一些不肖的那個養雞的,他們會這樣說加價下去買這樣,造成這樣。今天造成這樣就是雙方都有一些投機的人。』

缺蛋引爆黑市價格 公版定價淪參考

國內雞蛋的產銷過程,主要是蛋農和固定的蛋商配合,穩定供貨,也就是所謂的「包銷制」。在這套運作40多年的包銷制度中,蛋農不用花心思在運輸與銷售,只需要專心生產,蛋商結合運輸業者,每週2至3次派車到禽場,將不分大小的蛋全數收走,接著到集中場進行調配,依照客戶需求將雞蛋分類,然後送至合作的商家,像是早餐店、烘焙店和雜貨店等地。

在蛋量充足時,透過蛋農調節生產和盤商調度,產、銷之間維持一定默契,但當禽流感等疫病、天候等人為因素引發「蛋荒」時,盤商為滿足需求,私下向雞農調蛋,公版定價此時淪為參考,「黑」市價格主導市場。黃清和說:『(原音)有些人(雞農)就是那個利誘後,就會偷藏。就是把這些蛋,如果今天你家裡有100箱蛋,偷留10箱起來,慢慢、慢慢的留起來給那些調蛋的人,就是這樣情形,不是說他有沒有違約,他自己把那個蛋留下來,就是會賣那個來調蛋的人。』


缺蛋之後,市場出現兩種價格,一是「蛋價評議委員會」的定價,另一種則是蛋商和蛋農私下喊價的「黑市」價格。(圖/陳林幸虹 攝)

中華民國養雞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吳天福也表示,過往產銷都是照公版定價,但現在市面缺蛋,一些大企業或盤商因為和下游廠商簽約,只好四處調蛋,價格愈喊愈高,產銷秩序已完全混亂。吳天福說:『(原音)因為沒辦法,沒有蛋不行,他就一直加價一直加,所以這個產銷的秩序,已經都亂掉了啦。除非把這個缺口,趕快補起來,不然這個漫天喊價,沒有天花板啦。我們(以前)都是照公盤,就是照報紙報的那個公盤,但有一些蛋商沒有蛋,只好自己加碼去買。雞農都是照公盤,有一些蛋商和企業,像大成、卜蜂,可能有簽約,沒有蛋不行,就只好加價去跟雞農買,所以這個市場機制已經亂掉了。』

企業或是蛋商為取得蛋源,競相喊價,到了零售端,價格又再進一步往上加,消費者只能買單。

缺蛋引發價格波動 公平會喊查

針對雞蛋缺貨及價格波動,公平會介入調查。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如果是單一蛋農、蛋商,基於某些因素把價格調高,單一廠商所做的決定,影響到上下游市場價格的變動,這就不是公平交易法所能觸及的範圍。但如果是單一廠商做了動作,且散佈訊息,邀請其他同業趁機聯合哄抬蛋價,只要查證屬實,必是重罰,最高可處新台幣5,000萬元罰鍰。陳志民說:『(原音)我們要去看跟進的時間點,還有跟進的幅度是不是很接近,如果說雖然都跟進,雖然都漲價,但是幅度來講還是有差距或者說他們跟價的時間並不是密接的,或是很快的,或是一家漲馬上跟著漲,這個通常我們還會再進一步觀察,不會說馬上就是有一個廠商在漲,我們馬上說,你是不是在進行聯合行為,可能還是要看看,是不是其他業者的動作,我們再決定後面會再去進一步調查這個事情。』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認為,缺蛋問題並非突發事件,畢竟去年(2022年)也曾發生過,農政單位應該預先評估今年狀況是否重演,提前布局,當有缺口時,就應該提早進口,而不是問題擴大後才緊急進口,導致產銷秩序混亂,消費者成為最終受害者。吳榮達說:『(原音)如果發現說可能供應量不太夠了,應該早一點就應該進口,不是已經發生問題好久才進口。這個完全在一個評估上,或是預先做一個準備上,完全失準或是失策。』

農委會為補充國內雞蛋缺口,2月25日從澳洲進口今年首批雞蛋36萬顆,且力拼在3月底前要進口700萬顆雞蛋,希望穩定市場供需。但「消失的」定價機制,還有可能回歸嗎?當源頭無法照著公版定價,運作近30年的定價機制,是否需審視改革,提供蛋農、盤商以及消費者更公平的定價機制?

 消失的定價機制  系列報導 
系列2/亡羊補牢 缺蛋不重演?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