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CSIS:中國經濟脅迫反效果 卻是低風險「治國工具」

  • 時間:2023-03-22 15:28
  • 新聞引據:、華爾街日報
  • 撰稿編輯:陳文蔚
CSIS:中國經濟脅迫反效果 卻是低風險「治國工具」
中國經常利用禁止目標國家商品進口等手段對違反其國家利益的國家進行經濟脅迫,但美國智庫研究發現,這些手段往往無法發揮效果,甚至還讓對中強硬更有藉口。圖為中國深圳鹽田港貨櫃。(維基百科/CC BY-SA 4.0)

中國過去對於違反其貿易利益原則者經常祭出懲罰措施,藉以讓這些貿易對象屈服。但《華爾街日報》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中國運用這種威脅手段來取得中國政府想要的結果不但經常效果不佳,甚至會讓中國帶來長期的戰略代價。但報告指出,中國仍會繼續運用這些策略,因這已經是其低風險的「治國工具」。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份由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21日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考察中國從2010年以來對8個國家使用脅迫性策略後的情況發現,中國的脅迫手段並未收到他們想要的預期效果,甚至反而促使一些國家向被中國視為國家利益最大威脅的美國靠攏。CSIS研究員馬修.雷諾茲(Matthew Reynolds)表示:「中國的脅迫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而且會為中國帶來長期戰略代價。」

這份研究考察了中國從2010年以來,包括日本、挪威、菲律賓、蒙古國、韓國、澳洲、加拿大和立陶宛等國家,因採取了被中國視為挑戰其領土主張、安全或其他立場的行動,而祭出貿易脅迫手段後的情況。

懲罰措施無法讓目標國家付出巨大代價

研究顯示,雖然中國的行動讓這些國家的某些公司或行業帶來痛苦,但事實證明,中國政府並未成功的讓這些國家的政府改變對中政策,反而給其中一些國家採取更強硬的對中路線提供了政治藉口。

研究舉例,像是韓國批准美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薩德」(Thaad),中國因而關閉韓國樂天企業旗下幾乎所有商店,且暫停了韓國生產的電動車補助,但韓國的回應是更加強與東南亞和印度的經濟聯繫,而去年尹錫悅在競選韓國總統期間,更是喊出要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且要更靠攏美國。而澳洲煤炭遭禁出口中國,澳洲卻照樣運往印度、日本和韓國的市場。研究表明,中國的懲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未能讓目標國家付出巨大代價。

儘管如此,CSIS 的分析預測,北京將繼續使用這些策略來實現其外交政策目標,儘管它們的效力有限。報告指出,經濟脅迫提供了一種相對低風險的方式來維護其影響力,並在國際舞台上為中國認為是其核心利益的事物站穩腳跟。報告表明「脅迫是一種『治國之道』的工具,中國正在積極尋求強化。」

美國助盟友降低依賴目的是要中國三思後行

報告指出,中國主要依賴海關官員和國企協助執法等行政手段來對外國企業實施懲罰措施,但即使美國正與日本和荷蘭合作限制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的措施,且近年來中國也推出一些「正式的經濟脅迫手段」,包括與美國出口黑名單類似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可用於禁止外國公司在中國銷售等工具,但至今北京仍尚未真正動用新工具。

為了因應中國的脅迫,報告也指出,美國可以透過幫助盟友和合作夥伴加強供應鏈的韌性,並透過談判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提供市場准入,使這些國家有望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美國還可以為遭受中國懲罰措施的國家提供貸款和其他支持。CSIS認為,這些復原力和救濟措施的共同目的都在讓中國在行動前三思而後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