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德外長轟中破壞國際秩序 打臉馬克宏的目光短淺

  • 時間:2023-04-18 17:2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德外長轟中破壞國際秩序 打臉馬克宏的目光短淺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圖:貝爾伯克臉書)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結束訪中行程後,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歐洲不該因台灣和中國起衝突,不為美國附庸」,此言一出引起全球譁然,就在他前腳離開中國返回歐洲,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動身前往日本參加「七大工業集團」(G7)外長會議前,也到中國進行訪問,她先後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外交部長秦剛見面,會晤中態度堅定的提及中國人權、台海情勢等議題,轉赴南韓時,她更對外抨擊中破壞國際規則,相對於馬克宏投中所好的言論,貝爾伯克獲得歐洲各國的肯定。

蕭茲走出不同梅克爾時期的對中路線

德國在過去梅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時期,對於中國採取了「綏靖主義」路線,當時的德中兩國保持著相當友好的關係,梅克爾政府看重的是中國市場,以及雙邊經貿合作的推進;梅克爾時代結束,蕭茲(Olaf Scholz)接任總理成為德國領導人,他所主政下的「紅綠燈執政聯盟」,外界評價將會不同於梅克爾的執政風格,尤其是對中政策會有所調整,不會為了經濟利益於犧牲政治價值,蕭茲會採取比梅克爾更強硬的對中立場。而就在蕭茲去年11月前往中國訪問,成為習近平連任中共二十大後首位到訪的歐洲領導人,外界猜測德國對中態度是否有軟化。

會有這樣的疑慮,並非無中生有,主要原因在於,在蕭茲前往中國訪問之前,蕭茲政府批准了一份同意中資企業入股漢堡港碼頭的決定,當時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認為這項決定是修復雙邊關係的敲門磚,同時借花獻佛作為習近平延任成功的賀禮。當然,蕭茲的用意可能也和馬克宏一樣,希望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關係,特別是俄烏戰爭仍未平息,透過與中國交心的過程中,勸服中國來扮演謀和促談的和事佬角色,不過,這還是過度美化的解釋,回到國際現實的角度來看,德中之間維持溝通的管道,符合了德國的國家利益。

去年德國總理蕭茲前往中國訪問之前,批准了一份同意中資企業入股漢堡港碼頭的決定,當時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圖為德國漢堡港。(pixabay)

德國對中疑慮加深 不脫鉤但已有戒心

雖然蕭茲動念讓中資企業來入股漢堡港碼頭,但這確實也挑起德國內部的疑慮,尤其是在不久前,德國政府把漢堡港(Hamburg port)列入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這讓德國內部更重視中資企業入股一事的風險,恐怕會衍生出國家安全問題。就在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出訪中國之前,傳出德國政府將重新檢視中資企業入股漢堡港的決定,無獨有偶,德國外交部也對外表示,已經開始針對德國5G網路中所使用的中國零組件進行檢查,顯然,德國已經愈來愈重視國內基礎建設安全,尤其是防範來自中國的滲透、間諜行為,以及抑制中國的影響力。

有趣的是,就在貝爾伯克正式踏入中國訪問時,德國媒體傳出,德國可能會將具中資色彩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中資企業剔出「歐洲共同利益重要計畫」(IPCEI)的名單,這對中國來說,是極具殺傷力的動作,畢竟美國針對中國已經拉起全球晶片防線,全力打造排除中國在外的半導體供應鏈,致使中國無法竊取高階晶片生產技術;倘若德國如實的把安世半導體除名,那麼這會是繼荷蘭、日本之後,又有西方大國針對半導體產業向中國出重手,這對當前中國晶片進口已大幅減少的困境,無疑是雪上加霜。

值得留意的是,德國為何接續對中國採取如此強硬的動作?恐怕也是反映出德國對過度依賴中國的憂心,特別是,一旦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攻擊,很有可能會把晶片、半導體作為向德國施壓的工具,更不用中國過去的劣跡斑斑,之前在美國發動的間諜氣球,讓德國聯想到使用中國資通訊產品的風險,以及有國家被中國「以經干政」的案例歷歷在目、俯拾即是,這讓德國警覺中國經濟滲透的代價。由於台灣半導體對全球發展的影響力及貢獻相當大,德國深知與中國合作的風險,也因此,貝爾伯克並不客隨主便,當著秦剛的面,極力反對「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相對於馬克宏,簡直是完勝!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