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5/1新冠降級 指揮中心解編

  • 時間:2023-04-25 16:0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5/1新冠降級 指揮中心解編
自5月1日起,COVID-19由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指揮中心也將於5月1日解編。(指揮中心提供)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25日)下午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聽取COVID-19改類降級規劃報告,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隨後於4時舉行記者會,宣布自5月1日起,COVID-19由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指揮中心也將於5月1日解編,於2020年1月20日成立的指揮中心運作1,197天後,將正式退場、走入歷史。

指揮中心表示,防疫降階後,主要調整的重點項目包括實名制家用快篩退場,並取消專責病房開設要求。至於未調整的重點項目,包括監測疫情並於每週主動說明、醫療照護機構與救護車口罩規定延續至5月30日、持續公費提供疫苗、藥物、中重症隔離治療,以及維持陪探病管制並納入常規管理。

國際COVID-19疫情於2019年12月31日爆發,疾管署當時研判中國大陸疫情已有明顯社區傳播及疫情擴大情形,於2020年1月15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台灣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於2020年1月20日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級開設,由時任疾管署長的周志浩擔任指揮官;隔日台灣便出現國內首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自中國武漢返台的國人,2020年1月23日指揮中心提升為二級開設,由時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擔任指揮官;之後因國際疫情蔓延,指揮中心於2020年2月27日提升為一級開設。

隨著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有增加趨勢,指揮中心於2020年12月1日啟動秋冬專案,強制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八大類場所應配戴口罩,並自2021年3月22日起正式開打COVID-19疫苗。

我國COVID-19本土疫情於2021年5月爆發,由於出現多例感染源不明的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於5月11日將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二級,之後因社區傳播擴大,5月15日單日暴增180例,行政院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雙北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隔日更將第三級防疫警戒範圍擴大至全國,宣布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這是國內第一波疫情,主要是台北萬華茶藝館所衍生的群聚感染事件。考量國內疫情之後趨緩,指揮中心於2021年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管制措施,並於7月27日起將全國警戒標準調降至第二級,指揮官陳時中也在此時投入台北市長選舉,由王必勝接手指揮官一職。

國內第二波疫情則始於2022年4月,Omicron變異株成為台灣主流病毒株,這波疫情於2022年5月達到最高峰,單日確診數最高達9萬4千多例,創國內紀錄,6月疫情緩步降溫。

第三波疫情則於2022年8月底再起,但此波疫情增幅較緩、波峰也較低,於10月上旬過高峰,此後疫情緩步下降,一路平穩,至今處於低點;指揮中心於2022年10月13日開放邊境,實施入境「0+7」免檢疫,並自2022年12月1日起鬆綁戶外口罩規定,2023年2月20日進一步解除室內口罩令,2月24日起不再每日公布確診病例數,3月20日輕症免通報免隔離,4月10日取消住院陪病例行篩檢,4月17日開放公共運輸免戴口罩,目前規定戴口罩的場所僅剩下醫療照護機構與救護車,將維持至5月30日。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COVID-19疫情發生至今,我國確診人數累計共1,024萬3,214例,其中本土個案為1,018萬4,764例;死亡病例則為1萬9,429例,其中本土死亡個案為1萬9,404例。



防疫降階 應變持續。(指揮中心提供)

相關留言

指揮中心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