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軍機與戰艦本月不斷侵擾台灣週邊海空域,展現強烈的軍事壓迫。台灣國防部指出,9月17日至18日兩天內,解放軍軍機侵擾台灣空域達160架次,其中單日高達103架次,創下歷史新高。不同於以往,這次北京官方對於解放軍的大規模動作保持沉默,未伴隨強烈的政治宣傳。
華爾街日報分析,解放軍此次的動作重點在於演練,而非傳遞政治訊息。其目的是增強封鎖台灣、壓制台灣地理優勢及阻止美軍援助的能力。解放軍此次出動的軍機中,40架越過了台海中線,且有20多艘艦艇在西太平洋進行訓練。解放軍此次還出動了大量的運-20運輸機和運油-20加油機,意在強化遠程作戰能力。
台灣長久以來將中央山脈視為防禦北京的天然屏障,並在東岸部署重要戰力,期望能夠抵抗北京的入侵。解放軍要越過台海進行入侵面臨巨大挑戰,加上美軍在台灣週邊的部署,使得解放軍必須考慮「反介入/區域拒止」的戰略,以阻止美軍援助。
已經連續兩年研究解放軍每日動向的獨立軍事專家劉易斯(Ben Lewis)表示,解放軍的能力越來越強,我認為這次演習證明他們正在努力。而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也強調,解放軍越靠近台灣,台灣的反制措施也會越強烈。
然而,美國國防部認為解放軍想要對台灣實施封鎖極為困難,風險也很高。美國主管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指出,封鎖策略可能會導致中國必須考慮攻擊商船,這將帶來巨大的升級風險。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戰略、計畫和政策副主任麥吉(Joseph McGee)少將也認為,由於所涉挑戰太大,封鎖策略在實際操作上可能不可行。「我認為這是一個選項,但是當你在作軍事選項時,這可能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封鎖談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麥基說。「解放軍入侵台灣,絕對沒有任何事情是容易的。」
華盛頓軍事分析家劉易斯指出,由於台灣的防空系統相對先進,解放軍要試圖阻止馳援台灣的美軍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