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班一星期一次,每次約 2 小時,內容大概是練習打坐和聽些關於禪宗的知識。去了數次後,體驗到寺院嚴謹的體制和儀式,例如入門的消毒程序、登記上課的系統、課前課後的手勢、跪拜、開/完場台詞及吟唱,就連課程也像大學分不同層級,要畢業才可讀更上一級的課程。對於厭惡體系、規範的我來說,這是格格不入的。第一天上課時,在學校社團授課的和尚介紹其他大學的佛學社學生給我,我私下問他們對跪拜的看法,他們表示來到這只能跟著做,意指他也不想跪,但他覺得不跪不行。我就真的不想跪,趁大家跪拜時我就蹲下裝模作樣「禮佛」。主持有解釋過「禮佛」是要練習讓自己放下自尊,才能學習智慧之類的 ; 佛是梵文,解「覺者」,覺照、覺悟的人,所以跪拜覺者就是放下自尊的方式之一。對宗教本身就有抗拒的我,可能自尊真的太高,做不到,再加上他們每次上課都花半小時做儀式、吟唱之類,就覺得很浪費時間,後來乾脆拿了課本回來自己唸,沒有再去寺院上課,禪修亦暫停了。
但我對佛教的興趣還持續著,這個學期發現哲學所有「佛教哲學」課,立馬選了。課堂用了一本 600 多頁的英文書,簡介佛教歷史來源、門派,及與不同哲學主題的討論。這門課是我大學以來花最多時間讀書的課,用中文讀佛學已經夠累,還要用英文+梵文+巴利文讀,真是要命。繁瑣的內容就不提了,最大的得著是我想通了一些人生觀。有個關於佛學談自由意志的論述是這樣的 : 要令人破除無明,就要從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有」三個方面入手,令人照見「無我」。接下來逐一解釋 :
無明 : 簡而言之,就是不信有前世今生、不信因果業報、不學習佛的智慧等等,凡有一切令自己生出煩惱的想法,都是無明。
十二因緣 : 此十二緣起支分別是: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人之所以苦,以及不能脫離輪迴,是因為有無明,由於有煩惱的心智,一個接著一個地影響行動、思考、話語之類,直接老死後又陷入輪迴中,不能解脫。
愛:貪愛、染著的意思。指對於苦樂等感覺進一步產生愛憎等精神作用。
取:執著的意思。先有愛欲,再增強為執著,然後三業繁興,造成未來身心的種種煩惱痛苦。
有:存在的意思,與「業」的意義相通。指由於愛著執取,產生「縱我役物」的行為,而構成潛在的業力。這些業力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是相續而生,不會亡失的,所以稱為「有」。
總括而言,要解除煩惱,就要從自己貪愛、執著的東西入手,控制自己的慾望和看破世事的無常,這是我暫時所得的最大得著。我是相信有現世的因果業報,但對於前後世還是不知如何說服自己。有次參與佛學講座,我向導師提出如何說服世人有輪迴,他送了我一書 《輪迴的故事》,內容關於世界各地有前世記憶的人,以及意識和身體是分開的相關事例。縱然從小就有聽說過有靈魂出竅及前世記憶之說,但礙於科學理性的教育令我始終難以置信,心底裡還是認為這只是個別例子,不是普遍的常態。但不信輪迴也無礙得思考如何脫離煩惱,所以暫不處理。至於如何做到控制自己的慾望和看破世事的無常呢 ? 我還在實驗中,有心得再跟大家分享。
註 : 標題名改自香港亞洲電視台著名劇集 – 《我和彊屍有個約會》,是在千禧年代足以震撼香港第一大台「無線電視台」的劇集。後來亞洲電視日漸衰落,屢屢傳出倒台消息,除了不斷重播《我》以及其他舊節目,亦頻頻製作出搞怪的片段,亞洲電視因此成為香港網絡界重點關注對象,例如誤報國家主席死訊、在台慶向無人的觀眾席掉壽包等,現在在 Youtube 搜尋亞視仍有不少片段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