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決心與中國爭半導體霸主 美歐等西方盟友已狂砸810億美元補貼

  • 時間:2024-05-13 16:12
  • 新聞引據:、彭博社
  • 撰稿編輯:陳文蔚
決心與中國爭半導體霸主 美歐等西方盟友已狂砸810億美元補貼
美歐等西方盟友決心與中國爭奪半導體霸主地位,至今已狂砸810億美元補貼,也加劇全球與中國的攤牌行動。示意圖。(AI生成圖)

《彭博社》報導,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西方大國已投入近810億美元用於生產下一代半導體,這將加劇了與中國爭奪晶片霸主地位的全球攤牌。報導指出,這是各國政府為英特爾公司和台積電等公司撥出的第一批近3800億美元的資金,將用於提高更強大的微處理器的生產。這一激增的補貼將美國主導與中國在尖端技術的競爭推向了一個關鍵轉折點,也將塑造全球經濟的未來。

蘭德公司高級中國及戰略技術顧問吉米·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表示:「毫無疑問,我們在與中國的技術競爭方面已是越過盧比孔河(破釜沉舟之意),特別在半導體領域是全國最高戰略目標。」

由於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凸顯了這些微型設備對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各國對中國關鍵電子產品快速進步的擔憂逐漸變成全面恐慌,報導指出,現在從美國科技製造業的振興,到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地位,再到台海和平的平衡,一切都處於危險之中。

資金湧入、戰線擴大凸顯對中政策挑戰

現在,美國與盟友在晶片領域的支出,儘管不會馬上看到成果,但卻代表著對中國數十年產業政策的挑戰,資金的湧入也讓美中貿易戰線擴大到日本、中東等地。

美國投資計畫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繼為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公司提供總計近330億美元補貼後,美國官員上個月公布了對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 Inc.) 61億美元撥款,為官方承諾的390億美元畫上等號,另外還將輔以750億美元的貸款和擔保以及25%的稅收抵免。

另外,在歐盟方面則制定自己歐盟的晶片支出法案,並準備提供463億美元計劃來擴大當地製造能力,歐盟委員會還估計,涉及半導體產業的公共和私人投資總額將超過1080億美元,主要將用於支持大型製造基地。

觀察歐洲各國的補貼目標,德國是最大的兩個項目,包括英特爾價值360億美元的工廠以及110億美元的補貼,另外台積電的合資企業價值達110億美元,其中政府補貼一半,但目前尚未獲得歐盟的正式批准。其他歐洲國家也在努力提供資金或吸引公司進駐,西班牙2022年宣布將投資130億美元。

印度、中東等新興經濟體加入戰線

新興經濟體也在尋求打入供應鏈當中,印度2月批准100億美元政府基金支持的投資,其中塔塔集團將競標打造該國第一個大型晶片製造廠。另外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今年在半導體領域也有一項大規模投資。

日本則在經濟產業省自2021年6月推動晶片製造以來,已取得約253億美元的資金。其中167億美元已分配台積電兩座晶圓廠和Rapidus另一座位於北海道的晶圓廠。日本本土扶植的Rapidus計劃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

而南韓則不採取與美日一樣的直接融資和補貼的方式,南韓政府將在估計2,460億美元支出中扮演支持的角色。南韓財政部12日已表示將提出一項規模超過10兆韓元的全面性的晶片投資與研發支持計畫。

但報導表示,在各國互相競逐下,一個潛在的危險正掩蓋了全球政府補貼的激增:那就是可能造成晶片過剩。另外,輝達、高通和博通等公司在對AI(人工智慧)等關鍵領域的晶片設計方面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這種領先優勢有多大,也存在爭議。

中國撒幣不手軟讓西方相形見絀

報導表示,中國在對半導體行業投入的資金數量可能令美國的支出相形見絀。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估計,中國預計將花費超過1,420億美元。此外,中國政府還籌備270億美元用於所謂的「大基金」,統一調度官方對企業的投資,包括對中芯國際和華為的投資。

另一個看出中國決心的指標在於中國企業數量,根據彭博社對天眼查官方企業資料庫中數百家企業的分析,中國有超過200家半導體企業,註冊資本超過61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國有實體,所有這些都應該轉化為實際部署的資本。

報導提及全球晶片推動的另一個隱憂是中國入侵台灣的風險,美國國防部估計北京最早將在2027年可能有所行動,而台灣的台積電正供應全球90%的先進尖端晶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