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萊希空難身亡 伊朗面臨國內外嚴峻挑戰

  • 時間:2024-05-20 21:02
  • 新聞引據:採訪、BBC;The Guardian;Globe and Mail
  • 撰稿編輯:張子清
萊希空難身亡 伊朗面臨國內外嚴峻挑戰
搭載伊朗總統萊希的直升機墜毀;圖為這架直升機19日失事前,在伊朗和亞塞拜然邊境起飛的照片。(路透社/達志影像)

伊朗強硬派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與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等高層官員在5月19日遭遇直升機空難身亡,消息一出震驚各界。分析指出,萊希之死可能使得伊朗面臨更加嚴峻的國內總統大選與區域衝突挑戰。

萊希空難身亡 伊朗面臨總統大選挑戰

伊朗強硬派總統萊希與外交部長艾密拉多拉安等高層官員在5月19日遭遇直升機空難身亡,消息一出震驚各界。

萊希的去世為伊朗政治的一個短暫但變革的時代畫上了句號,在他擔任總統的這段時間,使得該國走向強硬路線,並將中東推向地區戰爭的危險邊緣。在執政近3年的時間裡,萊希將伊朗的國內政治和社會政策推往更保守的方向,並且進一步確立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明確對手。

伊朗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Mohmmad Mokhber)接替總統職務,接下來將在50天內提前舉行總統大選。因此,在萊希過世後,更迫切的政治挑戰將是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伊朗最近的選舉,包括2021年萊希當選總統的競選,幾乎是以選舉機構系統性地排除溫和派與支持改革的競爭對手,讓強硬派候選人得以當選,但是投票率相當低,例如今年3月的國會大選約為40%,並且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最低投票率。

倫敦新聞網站Amwaj.media的編輯沙班尼(Mohammad Ali Shabani)表示:「提前舉行總統選舉可以為哈米尼和國家高層提供扭轉選民支持的機會,讓選民重新回到政治進程中。」「但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顯示伊朗高層已準備好,並且願意採取這一步驟。」

哈米尼門徒身亡 最高領導人接班陷混亂

除了總統職位外,另一個必須填補的重要職位是具有中階神職人員身份的萊希,在伊斯蘭「專家會議」(Assembly of Experts)中的席位。這個機構有權在最重要的時刻,選出伊朗新的最高領導人。

64歲的萊希於2021年當選總統,被認為是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門徒和第一順位接班人。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東和北非地區事務主任瓦基爾(Sanam Vakil)博士指出:「萊希是一位潛在的繼任者,因為就像哈米尼本人在成為最高領袖時一樣,當時相對年輕,非常忠誠,是一個致力於伊斯蘭體系的理論家。」

然而,萊希的悲慘命運加深外界對於誰最終將接替85歲的最高領袖哈米尼的猜測。哈米尼的健康狀況,長期以來一直是外界強烈關注的焦點。

不過,萊希的死反而為哈米尼的兒子穆吉塔巴.哈米尼(Mojtaba Khamenei)清除一條荊棘之路。萊希的離世無疑增加伊朗最高領導人世襲繼承的機會,但是有許多神職人員反對世襲,認為這與伊朗的革命原則不相容。

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引述居住在美國紐約的伊朗記者與人權運動人士阿琳賈德(Masih Alinejad)指出,隨著萊希的離世,「沒有明確的候選人接下哈米尼的位子」,她認為:「萊希之死將為伊斯蘭共和國領導層帶來混亂。」

萊希之死 不會動搖伊朗政權

此外,雖然最高領袖哈米尼對於萊希的遇難下令全國哀悼5天,但是反對派卻對萊希的過世表示歡迎。前檢察官的萊希被指控在1980年代大規模處決政治犯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反對派也希望他的離世能夠加速伊朗政權的終結。

但是希望萊希與外長等高官的喪生將導致伊朗政權更迭的人可能會失望。以色列瑞克曼大學(Reichman University)伊朗講師賈維丹法爾(Meir Javedanfar)認為,萊希之死對伊朗政權的更迭「沒有任何作用」。

專家表示,無論誰接任總統,萊希所奉行的策略都不太可能改變,因為他在過去3年建立的國內或對外政策,已在伊朗政治和宗教領導高層的認可下,建立穩建的基礎。

此外,萊希等人的死亡也不會減緩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敵意,以及降低伊朗對於跟以色列交戰的代理人哈瑪斯(Hamas)和真主黨(Hezbollah)的支持,或是其致力生產核武的計劃。

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伊朗問題高級研究員塔勒布魯(Behnam Ben Taleblu)認為:「無論萊希在世,或者亡故,伊朗政權對去年10月7日爆發加薩戰爭後,中東一直陷入動盪的情況感到相當滿意。」他指出,中東局勢讓德黑蘭「能夠繼續其殘暴式戰略,透過代理人直接向美國和以色列開火。甚至像外界看到的,4月與以色列進行以牙還牙的直接交火。」

「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副總編輯拉札洛芙(Tovah Lazaroff)指出,伊朗涉及的地區與全球的戰爭行為,未來仍將繼續下去。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