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首座都市型國家公園,也是東亞澳候鳥遷徙重要路線要衝,是台灣重要保育園區,而管理處特別拍攝的生態紀錄片「飛向蔚藍」,不但記錄當地豐富的鳥類生態,更獲得美國兩大國際影展自然野生動物類首獎殊榮。內政部長劉世芳12日將特別出席首映會,鼓勵官方與民間繼續攜手合作,讓台灣生態保育成果推展至國際舞台。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委託導演廖東坤拍攝「飛向蔚藍:台江鳥類生態影片」,拍攝過程歷時2年多,影片每個畫面都是無限等待、反覆拍攝的結果,還曾為拍攝小燕鷗孵化,在攝氏37度烈陽下偽裝,連續4天、每天13小時,最後失敗收場。
每個畫面都是無限等待
而漫長的等待終究獲得肯定,「飛向蔚藍:台江鳥類生態影片」日前奪得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WorldFest-Houst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自然/野生動物類「金牌獎」、美國全球電影競賽(Accolade Global Film Competition)自然/環境/野生動物類「特優獎」,並將在明天(12日)於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特映會,內政部長劉世芳也將親自出席。
劉世芳表示,台江是鳥類覓食、棲息及繁殖的庇護天堂,本片由廖東坤導演歷時兩年多拍攝,用鏡頭記錄多達400種野鳥的足跡,讓國人可更深入認識臺灣豐富多彩的鳥類生態,更榮獲美國第5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自然野生動物類–金牌獎」及2024全球電影競賽「自然環境野生動物類–特優獎」等2項大獎,這不僅是對臺灣國家公園、拍攝團隊及台江鳥類生態保育的高度肯定,同時也將臺灣國家公園人文及物種生態保育成果推展至國際舞台,讓全世界更加關注臺灣這塊寶島。
將台灣人文與物種生態推向國際舞台
劉世芳指出,臺灣國家公園的地形地貌包羅萬象,是臺灣的縮影。未來,我們不僅會持續做好保育、推廣工作,更會運用國家公園、濕地及海岸的絕佳自然條件,推動成為臺灣2050淨零轉型關鍵的自然碳匯吸存區域,以及藍碳種源庫及復育基地,並擴大企業參與生態保育,也鼓勵民眾親近國家公園,認識環境對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而內政部也透露,這次特映會特別邀請導演廖東坤、台灣大學副校長丁詩同與國際長袁孝維、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金恒鑣、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理事長曹先紹、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呂翊維、珍古德協會執行長郭雪貞,原營建署前署長許文龍及林益厚等貴賓共襄盛舉,一起看見飛羽翩然律動,並期望國家公園在物種保育、跨域合作、環境教育,以及淨零轉型等面向,扮演更為積極、重要的角色,也能與民間攜手合作、結合民間力量,共同守護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