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提出,想引進外籍移工來維修台灣電網,勞動部長何佩珊今天(17日)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指出,首選應從本國尋找,再來可以考慮僑外生,如果不夠再向海外尋求人才,她也強調台電等國公營企業在人力佈局上應長線思考,這樣對台灣的發展更為有利。
勞動部長何佩珊17日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及《中午來開匯》專訪時都回應台電想引進外籍移工的議題。她指出,台電目前10年強韌電網計劃中,經費超過5千億新台幣,已經可聘用「體力工」,但要找到熟悉台灣環境且具有語言能力和專業證照的技術人員,仍需要一些時間。
她建議,經濟部應從長遠角度思考技術人力佈局,即便是外籍移工,也需要幾個月的培訓才能上手,所以可以優先從國內尋找技職能力出眾的人士。何佩珊說:『(原音)畢竟國公營企業是政府單位,有比較多的餘裕跟能力,可以做比較長線的布局;中階技術人力的缺乏,不是一時三刻就發生的,這是長年以來結構性惡化的結果。』
何佩珊表示,例如台灣本土技職學校的學生,第一年可先評估媒合100到200人,如果國內找不到合適人選,再考慮僑外生,因為他們在台灣已有一定的語言和技術基礎,這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何佩珊指出,勞動部有責任協助產業解決缺工問題,但國公營企業應長線布局,台電要與台灣技職學校合作,這樣對台灣的發展更為有利。
何佩珊也提到,經濟部、勞動部已建立工作窗口來討論此事,她也提到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也設有電氣裝配項目,就是台電需要的相關人才,希望產業能重視技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