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總統今天(21日)出席「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閉幕暨頒獎典禮」時表示,人工智慧(AI)時代已來臨,AI應成為技職教育體系中的基本配備;此外,全球地緣政治也為台灣帶來許多新的產業紅利,必須靠教育才能迎接這些產業紅利,讓台灣經濟繼續發展下去。
「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21日舉行閉幕及頒獎典禮,今年比賽規模為歷年之最,並以國際規格辦理,賴清德總統特地出席致詞並頒發青年組金牌,給選手最高勉勵。
總統指出,現今時代已經不一樣,行行出狀元、高手在民間,過去他擔任行政院長時,特別要求勞動部與教育部一定要共同合作,為技職教育打開一扇窗,開闢一條更穩健的道路,除了要求技職教育要有好的師資、儀器設備,甚至應該開闢類生產線、類工廠,縮短產學差距,並與國際接軌,如今的確看到一些顯著變化。
總統表示,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日前行政院宣布要在2030年前培育20萬名AI領域相關人才,「未來5年不會人工智慧就像現在不會電腦一樣」,人工智慧是最基本的配備,如果現在在技職教育體系中不打好基礎,畢業後還要再學習便太可惜。
總統進一步指出,台灣產業正在轉型升級,像是在綠能產業中的風力發電,相關焊接技術人才難找,必須從國外引進;台灣也因為全球地緣政治變化,身為民主國家又站在第一島鏈,因此出現新的產業紅利,如次世代通訊產業、軍工產業、安全控制產業等,都必須靠技職教育,才能發揮產業紅利效益。他說:『(原音)因為地緣政治的變化,給予台灣新的產業紅利也出現了,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怎麼迎接呢?迎接新時代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產業紅利就是要靠教育,要靠第一線的校長、老師,能夠用先進的、前瞻的視野來教孩子,孩子出校園後,進入企業,我們才有辦法迎接這個產業紅利,這樣的話我們台灣的經濟才有可能持續發展下去。』
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則表示,賴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百億青年海外圓夢基金」,教育部現正規劃2025年提供技職菁英海外進修、實習或培訓的專屬計畫,讓台灣年輕人能勇於追夢、與世界各領域人才對話,或是進入頂尖研究中心學習,未來引領台灣產業,成為我國產業創新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