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中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分別會出現在2040年及2061年,而且來臨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將對中國社會造成空前挑戰,消息一出,研究報告立即在網路上遭到屏蔽。對此,學者認為,中國人口死亡高峰恐怕會比預估的時間,提早3到5年,但中國政府目前卻仍消極以對,未來除了只會加速少子化危機及影響整個社會生產力之外,更可能引爆類似「白髮運動」的社會抗爭,成為中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中國研究報告 指中國正迎向人口死亡高峰
媒體報導,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張震與老齡研究院教授李強透過數理人口分析,推估中國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人口死亡高峰,分別將出現在2040年及2061年。報告強調,中國人口死亡高峰的來臨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將對社會構成空前挑戰。不過,相關的研究報告一經披露後,立即在網路上遭到屏蔽,但卻引發外界更多議論。
研究報告遭網路屏蔽 凸顯中國政府鴕鳥心態
對此,國家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占璽就認為,這篇研究報告很快遭到屏蔽,充分反映出中國政府不願正視及迴避相關問題的態度,但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中國政府的閃避而消失,甚至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衝擊。
中國經濟下滑連帶衝擊養老醫療 死亡高峰恐再提前
至於這次研究預估的死亡高峰時間,王占璽則認為,其中忽略了中國目前的經濟停滯,已經造成中國養老保障嚴重不足及醫療品質快速下降等問題,如果將這些因素再考慮進去的話,他推估,中國人口死亡的高峰恐怕還會再提早3到5年。
他說:『其實這些具體的包括了這個養老跟醫療實際上都是決定老年人口的生存狀態,甚至是他們死亡時間重要的一個背景因素。也就是說,當我們進一步的去考慮到醫療的服務快速下降時,養老保障其實也嚴重的不足,而且其他的配套措施還跟不上來的情況下,我們其實可以去預估這樣的一個死亡高峰,甚至可能比這篇文章所指出的時間,還要再往前提前可能3到5年的時間。』
死亡高峰前5到7年 才是中國社會壓力最大時刻
不僅如此,王占璽並進一步分析,一般人因為殘疾、老化或生病,而喪失完整的身體機能,也就是死前臥床的時間,大約就是7、8年的時間,如果以此來推估,其實死亡高峰之前的5到7年時間,恐怕才是中國整體社會壓力最大的時候,而算一算時間,中國現在就已經幾乎要面臨這樣的問題了。
他說:『如果說照這個研究給定的時間那麼在2040年死亡高峰開始出現,那表示大概在2033年左右,整個社會就要開始面對未來要死亡的這批老年群體,他們其實在生命末期需要照護,所帶來的整體包括家庭跟社會的壓力,其實這個趨勢現在已經出現了。』
不顧承諾 中國將養老承諾甩鍋民眾
儘管問題迫在眉睫,但王占璽卻發現,中國政府的態度卻十分消極,尤其在包括老養基金的給付及社會照護機構建置等方面,甚至可以看出官方現在比較像是要將責任「甩鍋」給民眾。
他說:『過去中國政府自己承諾要提供的養老服務,好像是中國在計畫生育的年代,強調生孩子生一個就好,你年紀大了,國家會養你,但現在他卻會強調照顧老年人是家庭的責任,愈來愈強調家庭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
漠視人口死亡高峰危機 恐引爆社會抗爭造成不安
不過,對於中國政府有意將責任甩鍋,或是根本漠視人口死亡高峰的危機,王占璽說,這只會讓問題不斷擴大,而且更加嚴重。尤其在有限資源相互排擠的效應下,民眾為了養護老人,可能會選擇不婚、不生,甚至放棄工作,最後不僅會加速少子化危機,影響整個社會生產力外,更可能會引爆像是「白髮運動」的社會抗爭,成為中國社會中的不定時炸彈。
王占璽說:『比如說我們在前兩年看到所謂的白髮運動,退休的這個群體發現他們的退休保障被縮減,所以他們就走上街頭抗爭,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多的老人群體,因為他們發現家庭沒有辦法好好的照顧他們,國家對他們的照顧又非常少,為了他們的生存,其實會出現各種衍生出來的社會抗爭,或者其他的社會問題。』
輕社會民生重軍事外交 強國形象終將外強中乾
王占璽強調,要解決相關問題,中國顯然必須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但目前中國的經濟每況愈下,卻選擇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在軍事、外交,甚至維穩上,而不是放在解決人民實際會面臨的生活問題,而這樣形塑出的中國,只會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國家,外表上看似風光,但實際上,國內整體社會運作的平衡及穩定,卻是正在快速地萎縮及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