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非官方代表佔6成5 將超越擁核、反核二元討論

  • 時間:2024-07-24 11:0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歐陽夢萍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非官方代表佔6成5 將超越擁核、反核二元討論
示意圖。(pixabay圖庫)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原訂7月25日登場,總統府今天(24日)宣布,受到凱米颱風的影響,賴清德總統指示以防救災工作準備為優先,因此,該委員會延期至8月上旬舉行。據了解,該委員會的代表中,非官方委員佔6成5,就是希望藉此進行社會對話,並超越擁核、反核的二元討論,展現賴總統「直球對決」的務實態度與決心。

賴清德就職滿月時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其中包括「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該委員會肩負著成為社會參與平台、社會溝通橋梁、政策效能引擎三大目標,會議將直接務實討論淨零轉型、多元綠能減碳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永續綠生活、公正轉型、綠色永續金融及國土永續調適韌性等七大主軸,且跳脫擁核、反核的二元討論,希望藉此進行社會對話、加速政府施政,同時展現賴總統「直球對決」的務實態度及實際面對挑戰的決心。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共有委員20多人,包括相關機關政府代表、產業代表、氣候變遷相關學者專家與環團等公民代表,並聘請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擔任顧問。其中,非官方代表比例達6成5,而會中討論的議題也都會先在行政院討論,行政院長卓榮泰全盤掌握。賴總統並特別指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與「行政院永續會」對接,行政團隊在經過行政院長批准後,於每3個月1次的總統府委員會中,向社會報告進展,加速政策推動引擎。

據了解,首次會議將由賴總統親自主持,並安排環境部長彭啓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報告結束後,便直接針對這2個報告事項進行討論,之後進行委員所提案的臨時動議,最後由賴總統進行結論後散會。

會議結束後,則預計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郭雅慧及彭啓明、曾文生共同舉行會後記者會,轉述總統在會中的談話及會議討論過程,並回答媒體提問。

由於凱米颱風來襲,總統府今天上午宣布,原訂25日召開的首次會議將延至8月上旬舉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