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英國大選與對華關係(1):各政黨對華政策與工黨政府實際執行的對華政策

  • 時間:2024-07-30 18:3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英國大選與對華關係(1):各政黨對華政策與工黨政府實際執行的對華政策
英國7月4日舉行全國性選舉後,政局一夕間風雲變色。(示意圖/unsplash)

在今年英國大選之前,二戰後三個有影響力的政黨工黨、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在競選政綱中都公佈了對華政策。7月大選結果顯示,這三個政黨也是佔據下議院議席最多的政黨。從1997年以來,英國主要政黨陸續開始在競選綱領中羅列對華政策。那麼,這些政黨對華政策有何異同並如何演化?大選獲勝政黨組成的政府實際上執行何種對華政策?英國對華政策主要問題是什麼?上述問題將分五篇系列文章討論。

英國實行單一選區一票領先當選(First Past the Post)制,相當數量選區中選民人數差異不少。 保守黨和工黨是一直受益於這種選舉制的兩大政黨,雖然兩黨得票率從未獲得一半,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第一大黨在下議院得到了超過一半的議席,可以單獨組閣,交替執政。這兩大政黨也是對華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不過,決定對華政策的方向是由48集團俱樂部和其他精英的利益驅動的。1950年,英國成為歐洲第一個代議民主政府承認中共專制政權的國家。1971年,英國與中共交易,在中共缺乏合法性代表中國的情況下,使其取得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1972年,中共從聯合國非自治領土名單將香港去除,剝奪了香港人民自決權時,英國政府置若罔聞;在1980年代,英國與中國談判中,繼續出賣香港公民權利。六四屠殺後不久,英國快速升級了與中共經貿關係。近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並對全球供應鏈和其他領域產生巨大影響,英國對華關係是如何演化的?

以下是政黨競選宣言中的對華政策與工黨政府實際執行的對華政策:

保守黨在1997年大選政綱中首次提及了與對華政策有關的意識形態,「自由市場正在贏得全世界的思想鬥爭的勝利。從俄羅斯到越南,從中國到羅馬尼亞,人們都意識到社會主義模式已經失敗。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勝利。它是人類自由的勝利。英國幫助取得了這一勝利。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保守黨強調「英國價值」,以資本主義「冒險(投機的別名)、競爭」,吸引資金和擴展貿易,人權詞語也出現在其隨後的競選政綱中。保守黨在競選中試圖以這種意識形態使選民繼續相信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是「人類獲取自由」的途徑,以便挽救低迷的民調。不過,這個時期的選民經歷了過去18年(1979-97年)保守黨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許多人已經不相信這套說辭,保守黨在大選中敗北。保守黨實施的放鬆管制(包括金融監管),削弱社會保障(包括大量削減公共醫療支出),降低勞動保障標準,導致勞工權利下降。英國在此之前的80年(1900-80)中,最高收入10%人口和最低收入50%人口財富份額差距持續減少,但從1980年代貧富不均開始增大,貧困兒童大量增加

從1997年、2001和2005年,布萊爾政策主導的工黨在大選中一直獲勝。雖然工黨在此期間的競選政綱中未提及對華政策,但是,工黨政府延續了保守黨主要經濟政策,追隨了保守黨的擴展貿易和吸引投資的對華政策,並與其他歐美國家競爭中國市場。 工黨執政之初正處於香港交接的初期,與中國貿易和投資快速增長。為與保守黨爭奪選民,工黨在大選宣言中稱自己是「世界人權和民主的倡導者」,承諾制定《資訊自由法》,以《歐洲人權公約》為最低標準制定人權法。在執政期間通過了《人權法》(1998)和《資訊自由法》(2000)。這形成了工黨政府對華政策在貿易和人權領域的雙重修辭,「既要促進貿易,又要在雙邊關係中強調人權」。對工黨政府而言,貿易協定是否與人權標準相矛盾,並不重要,首要的是「促進我們的商業利益」,至於商業利益中的「我們」是誰,誰牟取了利益,損害了誰的權利,這些問題隱藏在含糊用語之中。這種人權修辭在對華關係中逐漸形成。同時,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也在磨練類似修辭。這類虛飾修辭露餡時刻是中共領導人訪問英國,警方安排歡迎人群佔據有效位置,將抗議者限制在遠離中共領導人的位置,逮捕接近中共領導人的和平示威者起訴和平示威者

這三個政黨的對華外交政策高度相似,都是在促進良好政治關係,幫助商業利益。這與中共實施戰略擴展,以商業利益為誘餌,有重合之處。雙方逐漸形成了官產商學領域的牟利網絡。不過,人權作為公關修飾需要定期出現,於是有了英中人權對話,為雙方提供了遮羞布,也幫助中共偽造對內合法性。911事件後,英國跟隨美國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除了強化與中共當局在經濟、金融、能源、教育、科技、環境領域的關係,「反恐合作」也成了鞏固關係的重要內容,增加領導人互訪成為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的重要手段。 工黨政府為此加倍迎奉中共,將中共宣稱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改為「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在2007-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建立了英中經濟與金融對話機制。英國朝野主要政黨都將中共四萬億「救市」視為楷模,而無視這種模式和「救市」方式加劇了剝削,財富更集中在中共權貴手中,增長是以不計環境污染為代價,其目的是維護和擴展中共專制帝國。在「救市」燈塔的期盼下,英國政商精英如何升級對華關係?

以下請讀續篇《英國大選與對華關係(2):保守黨推升對華關係的「黃金時代」》。

作者》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數學系期間,是北大「民主沙龍」主要成員,八九民運爆發後成為北高聯常委,「六四」後被捕入獄十七個月。1997年輾轉流亡海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2017年曾來台在中研院擔任訪問學者。是「華維藏團結會」發起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