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13歲看京奧為中國驕傲 現在回首:當年想法很幼稚

  • 時間:2024-08-06 18:5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仁
13歲看京奧為中國驕傲 現在回首:當年想法很幼稚
海外中國青年黃意誠歷經白紙運動,對當年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內涵,有了更深層的體悟。(黃意誠提供)

巴黎奧運開幕式驚豔全球,讓海外中國青年黃意誠充滿感觸,他說,2008北京奧運舉辦時,那年他13歲,為中國感到非常驕傲,如今覺得當年的想法很幼稚,因為他發現,藝術是一種社會意識的反映,巴黎奧運開幕式的內容在在展現追求個人的意義和價值,而當年京奧開幕式的演出,看似精彩,但其實每個表演者只具「螺絲釘」的價值,眾人翻板子拼字,毫無開創性可言。

從翻板子拼字 體悟中共怎麼看待「人」

奧運登場,各國民眾除了關注賽事,更要觀賞主辦國精心策劃的開幕式。在德國留學的中國青年黃意誠,歷經白紙運動,對中共統治有更深切的體悟,這次從巴黎奧運開幕式的精彩演出中,也憶起當年看北京奧運開幕式的感受。

黃意誠:『(原音)2008年的時候,我是13歲,我那時候也是覺得很驕傲、很自豪,覺得為什麼歐洲的藏人要去搶奪火炬,去抗議奧運會,他們是不是跟中國有仇;張藝謀導演的開幕式,那種非常整齊劃一的表演,也是覺得說非常自豪、非常驕傲,那現在想想,就覺得當時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很幼稚的。』

相隔16年,心境上為何有那麼大的落差?黃意誠透露,讀小學的時候曾參與眾人翻板子拼字的活動,每個人手中就一塊色板,所有人會共同拼出什麼字或呈現什麼圖景,只有在主席台上看得到,長大後發覺,這樣的表演形式其實是對人的價值很不尊重。

黃意誠:『(原音)人只有一個「螺絲釘」的價值,你沒有一種自己的自發性,自己去創造一些東西,而是一種非常機械的,就像共產黨以前宣傳大家要像雷鋒同志學習,就是要把每個人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螺絲釘」,現在中國還是有這種思想,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那種表演,也是這種,它的那種藝術就是對於社會的理解和社會思想的一種反映。』

巴黎奧運開幕式 顯現多元價值觀

反觀巴黎奧運開幕式,黃意誠認為,每個演出者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涵蓋了許多進步主義的價值觀。黃意誠:『(原音)它的這種把藝術和政治結合是我覺得比較好的,因為它所傳達的那個政治觀念,不是一種威權的、統一的、一元化的,而是強調社會要有多元化,要尊重每一個人平等的表達他的性別氣質的這種權利,那麼這也是一種對個人價值的尊重,只有在尊重個人價值的這種社會裡面,這個社會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

他提到,不允許人們可以自由表達性別氣質,和不允許人民能自由表達政治觀念,內在邏輯一致,所以巴黎奧運開幕式啟發了很多中國人,就是要尊重個人價值,才能充分展現人們的開創性。

黃意誠:『(原音)中共的那種思想就是你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性別方面的表達都不允許,只允許人民去搞工業、搞新質生產力、搞芯片,要求人民在科學、技術、工業方面要非常的有成績,要超越美國、超越西方,但是又不允許人民在文化、政治和性別方面去自由地表達和創造,這是一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就是一種不尊重人的價值,它只是把人附加於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種宏大敘事,然後就是說要統一台灣也好,或者說超越美國,就是以這種集體的價值去統合社會,這是一個完全虛無的東西,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意義。』

黃意誠也指出,中國的運動員對人生目標的追求,通常最後都會被吸納到中國國家主義的敘事裡,非常可悲。黃意誠:『(原音)比如說,他拿了金牌後,中國就會去渲染說,中國在西方人的欺壓下面,我們終於把他們都「打趴下了」!我們都「站起來」!中國這種人的個體的那種個人的成就,會被整合或者容納、吸收到中國國家主義的敘事裡面。』

台灣「麟洋配」贏了 感動這一幕

本屆奧運羽球男雙金牌戰,由台灣的「麟洋配」對上中國組合,他說,看到「麟洋配」獲勝,拿下金牌,台灣觀眾在現場齊唱中華奧會會歌的一幕,讓他很感動。黃意誠:『(原音)我覺得我當時挺能夠共情,就是台灣人作為一個被打壓的國家,他在體育上面釋放出他被壓抑的一種情緒。但是我又覺得說,當中如果呈現出一種敵對的情緒,包括好多小粉紅去破壞台灣的那些旗幟,我也覺得挺心痛的,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不應該是一種敵對的狀態。』

黃意誠強調,藝術就是一種社會意識的反映,所以北京奧運開幕式才會有那樣的表演形式,將眾人排得整整齊齊,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來呈現壯觀的圖景,這種思想本身就很恐怖,他呼籲中國人民必須覺醒,否則只會是「奴隸」,永遠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